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观花树木类论文--其他论文

3种含笑属植物抗寒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2页
    1.1 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内容第11页
        1.1.2 研究目的意义第11-12页
    1.2 含笑属植物的资源及园林应用现状第12-13页
        1.2.1 含笑属植物的资源现状第12-13页
        1.2.2 含笑属植物的园林应用现状第13页
    1.3 含笑属植物的抗寒性研究现状第13-18页
        1.3.1 含笑属植物的抗寒性研究的种类现状第13-14页
        1.3.2 含笑属植物抗寒性研究相关指标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3 含笑属植物抗寒性研究方法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4 含笑属植物抗寒性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8页
    1.4 ABA及SA与含笑属植物抗寒性的研究现状第18-21页
        1.4.1 脱落酸(ABA)与植物抗寒性第18-19页
        1.4.2 水杨酸(SA)与植物抗寒性第19-21页
    1.5 技术路线第21-22页
2 低温胁迫下3种含笑属植物抗寒性的比较第22-35页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2-27页
        2.1.1 试验材料第22-23页
        2.1.2 试验方法第23-27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7-34页
        2.2.1 低温胁迫下3种含笑属植物REC及MDA的变化第27-28页
        2.2.2 低温胁迫下3种含笑属植物Chl含量的变化第28-29页
        2.2.3 低温胁迫下3种含笑属植物SP含量的变化第29页
        2.2.4 低温胁迫下3种含笑属植物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第29-30页
        2.2.5 低温胁迫下3种含笑属植物Pro含量的变化第30页
        2.2.6 低温胁迫下3种含笑属植物SOD及POD活性的变化第30-31页
        2.2.7 3种含笑属植物抗寒性的综合评价第31-34页
    2.3 小结第34-35页
3 低温胁迫下外源ABA及SA对3种含笑属植物抗寒性的影响第35-40页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5页
        3.1.1 试验材料第35页
        3.1.2 试验方法第35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5-39页
        3.2.1 外源喷施ABA及SA对3种含笑属植物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第35-37页
        3.2.2 外源喷施ABA及SA对3种含笑属植物Chl含量的影响第37页
        3.2.3 外源喷施ABA及SA对3种含笑属植物SP含量的影响第37-38页
        3.2.4 外源喷施ABA及SA对3种含笑属植物SOD活性的影响第38-39页
    3.3 小结第39-40页
4 低温胁迫下外源ABA对3种含笑属植物抗寒性的影响第40-51页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0页
        4.1.1 试验材料第40页
        4.1.2 试验方法第40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0-50页
        4.2.1 外源喷施ABA对3种含笑属植物REC的影响第40-42页
        4.2.2 外源喷施ABA对3种含笑属植物MDA含量的影响第42-44页
        4.2.3 外源喷施ABA对3种含笑属植物Chl含量的影响第44-46页
        4.2.4 外源喷施ABA对3种含笑属植物SP含量的影响第46-48页
        4.2.5 外源喷施ABA对3种含笑属植物SOD活性的影响第48-50页
    4.3 小结第50-51页
5 结论与讨论第51-57页
    5.1 结论第51-52页
        5.1.1 低温胁迫下3种含笑属植物抗寒性的比较第51-52页
        5.1.2 低温胁迫下外源ABA及SA对3种含笑属植物抗寒性的影响第52页
        5.1.3 低温胁迫下外源ABA对3种含笑属抗寒性的影响第52页
    5.2 讨论第52-57页
        5.2.1 细胞膜透性与3种含笑属植物的抗寒性第52-54页
        5.2.2 渗透调节物质与3种含笑属植物的抗寒性第54-55页
        5.2.3 保护酶与3种含笑属植物的抗寒性第55页
        5.2.4 外源激素对3种含笑属植物抗寒性的影响第55-57页
6 展望第57-59页
    6.1 创新点第57页
    6.2 不足之处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附录A 中英文缩写表第65-67页
附录B 图版第67-69页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69-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HP的金洞林场绩效评价研究
下一篇: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和模糊解耦的催青室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