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梯级调时絮凝实验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再生水资源现状 | 第9-11页 |
1.1.1 国外再生水利用现状 | 第9-10页 |
1.1.2 我国再生水利用现状 | 第10-11页 |
1.2 絮凝理论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2.1 絮凝理论 | 第11-12页 |
1.2.2 絮体破碎模式 | 第12-13页 |
1.2.3 絮体分形结构理论 | 第13-15页 |
1.3 絮体尺寸测量方法 | 第15-16页 |
1.3.1 光散射技术 | 第15页 |
1.3.2 照相/摄像技术 | 第15-16页 |
1.4 絮体强度测量方法 | 第16-19页 |
1.4.1 絮体尺寸法 | 第17页 |
1.4.2 G值-絮体尺寸法 | 第17-19页 |
1.4.3 微观力学法 | 第19页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1.5.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9页 |
1.5.2 课题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1-28页 |
2.1 实验原水水质 | 第21-22页 |
2.2 混凝剂 | 第22页 |
2.3 六联搅拌小试装置 | 第22-25页 |
2.4 絮体显微测试方法 | 第25-28页 |
2.4.1 絮体形态测试 | 第25-26页 |
2.4.2 分形维数计算 | 第26页 |
2.4.3 絮体强度表征 | 第26-27页 |
2.4.4 絮体再生性能表征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梯级调时絮凝中试实验 | 第28-44页 |
3.1 调时絮凝中试装置 | 第28-41页 |
3.1.1 机械混合池 | 第29-32页 |
3.1.2 机械絮凝池 | 第32-39页 |
3.1.3 斜管沉淀池 | 第39-41页 |
3.2 调时絮凝中试实验 | 第41-43页 |
3.2.1 实验方法 | 第41页 |
3.2.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絮体生长性能实验 | 第44-70页 |
4.1 混合时间对絮体生长的影响 | 第44-55页 |
4.1.1 实验设计 | 第44-45页 |
4.1.2 实验结果 | 第45-53页 |
4.1.3 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4.2 絮凝时间对絮体生长的影响 | 第55-65页 |
4.2.1 实验设计 | 第55-56页 |
4.2.2 实验结果 | 第56-62页 |
4.2.3 结果分析 | 第62-65页 |
4.3 絮体再生性能实验 | 第65-68页 |
4.3.1 实验设计 | 第65-66页 |
4.3.2 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5.1 结论 | 第70-71页 |
5.2 创新点 | 第71页 |
5.3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