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炮制、制剂论文--剂型论文

双黄痛风胶囊工艺优化及质量标准提高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0页
第1章 文献研究第10-26页
    1.1 高尿酸血症及其药物疗法研究进展第10页
    1.2 双黄痛风胶囊处方的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处方来源组成及分析第10-11页
        1.2.2 原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草案第11-14页
        1.2.3 主要药理药效学研究结果第14页
        1.2.4 一般药理学试验结果第14-15页
        1.2.5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第15页
        1.2.6 长期毒性试验结果第15页
    1.3 单味药的药学研究第15-21页
        1.3.1 黄芪第15-16页
        1.3.2 黄柏第16-17页
        1.3.3 秦皮第17-18页
        1.3.4 赤芍第18-19页
        1.3.5 茶叶第19-21页
    1.4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第21页
    1.5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第21-24页
        1.5.1 中药质量研究的内容和分析技术第21-22页
        1.5.2 中药质量研究分析技术的发展第22-24页
    1.6 选题依据和目的第24-26页
第2章 双黄痛风胶囊的制备工艺提高研究第26-35页
    2.1 仪器和试药第26页
    2.2 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第26-33页
        2.2.1 黄芪、秦皮、赤芍水提部分正交设计工艺考察第26-29页
        2.2.2 秦皮单独提取正交设计工艺考察第29-30页
        2.2.3 茶叶提取正交设计工艺考察第30-32页
        2.2.4 黄柏醇提正交设计工艺考察第32-33页
    2.3 小结与讨论第33-35页
第3章 双黄痛风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第35-56页
    3.1 仪器与试药第35页
    3.2 实验方法和结果第35-54页
        3.2.1 赤芍与黄芪的薄层鉴别第35-42页
        3.2.2 秦皮薄层鉴别第42-50页
        3.2.3 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第50-54页
    3.3 小结与讨论第54-56页
第4章 双黄痛风胶囊指纹图谱研究第56-70页
    4.1 仪器与试剂第56页
    4.2 方法与结果第56-69页
        4.2.1 色谱条件的考察第56-57页
        4.2.2 参照物溶液的制备第57页
        4.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57-60页
        4.2.4 色谱条件的比较和优化第60-63页
        4.2.5 方法学考察第63-67页
        4.2.6 指纹图谱的建立第67-69页
    4.3 小结与讨论第69-70页
第5章 总结论第70-76页
    5.1 修订提高的双黄痛风胶囊质量标准草案第70-74页
    5.2 总结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9-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潘尼生平与创作考论
下一篇:重庆市华苑小区房地产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