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沉降计算方法的研究的必要性 | 第10页 |
·影响沉降量大小的因素 | 第10-11页 |
·基础沉降计算是地基基础工程中的三大难题之一 | 第11-12页 |
·土体最终沉降量计算方法的现状 | 第12-16页 |
·弹性理论法 | 第12页 |
·半理论-半经验沉降计算方法(修正的分层总和法) | 第12-14页 |
·应力路径法 | 第14-15页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15页 |
·考虑变形特征进行的计算 | 第15-16页 |
·概率统计分析法 | 第16页 |
·地基沉降计算的综合法 | 第16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VISUAL BASIC与工程软件 | 第18-21页 |
·概述 | 第18页 |
·工程软件开发的规则及特点 | 第18-19页 |
·工程软件的技术文档 | 第18页 |
·工程软件的开发的特点 | 第18-19页 |
·采用VISUAL BASIC语言作为开发工具 | 第19-20页 |
·选择Visual Basic的原因 | 第19-20页 |
·Visual Basic的关键技术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地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计算 | 第21-40页 |
·概述 | 第21-22页 |
·自重应力计算原理及公式 | 第22-23页 |
·自重应力基本计算公式 | 第22页 |
·土体成层时及有地下水时的计算公式 | 第22-23页 |
·附加应力计算原理及公式 | 第23-26页 |
·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 | 第23-24页 |
·基底矩形面积均布荷载作用时土中竖向应力 | 第24-25页 |
·基底矩形面积三角形分布荷载时,土中竖向应力 | 第25-26页 |
·三角形分布条形荷载作用时应力计算 | 第26页 |
·路堤下自重应力在VISUAL BASIC中的计算 | 第26-29页 |
·全填路堤自重应力计算参数 | 第27页 |
·全填路堤自重应力计算界面和步骤 | 第27-29页 |
·构造物下自重应力在VISUAL BASIC中的计算 | 第29-32页 |
·构造物下自重应力计算参数 | 第30页 |
·构造物下自重应力程序计算步骤及界面 | 第30-32页 |
·路堤中附加应力在VISUAL BASIC中的计算 | 第32-35页 |
·全填路堤中附加应力计算参数 | 第32页 |
·全填路堤附加应力程序计算步骤及界面 | 第32-35页 |
·构造物下附加应力在VISUAL BASIC中的计算 | 第35-38页 |
·构造物下附加应力基本参数 | 第35-36页 |
·构造物下附加应力计算步骤及界面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地基沉降计算 | 第40-56页 |
·地基沉降概述 | 第40-43页 |
·前期固结压力 | 第40-41页 |
·原始压缩曲线 | 第41-42页 |
·利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时的假设条件 | 第42-43页 |
·e--lgp曲线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固结沉降 | 第43-49页 |
·e--lgp曲线分层总和法的计算原理及公式 | 第43-46页 |
·e--lgp曲线分层总和法的程序计算参数 | 第46页 |
·e--lgp曲线分层总和法的程序计算步骤及界面 | 第46-49页 |
·割线模量法计算地基沉降 | 第49-55页 |
·概述 | 第49-50页 |
·割线模量分层总和法的计算原理及公式 | 第50-52页 |
·割线模量分层总和法的程序计算参数 | 第52页 |
·割线模量分层总和法的程序计算步骤及界面 | 第52-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黄土增湿本构模型在VISUAL BASIC程序中的应用 | 第56-62页 |
·黄土增湿变形模型 | 第56-60页 |
·黄土增湿变形模型的计算原理及公式 | 第56-59页 |
·增湿本构模型的特点 | 第59-60页 |
·黄土增湿变形模型参数 | 第60页 |
·黄土增湿变形的程序计算界面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沉降计算程序说明及应用 | 第62-67页 |
·沉降计算程序说明 | 第62-63页 |
·程序编制的原则 | 第62页 |
·程序总体构架 | 第62-63页 |
·沉降计算实例 | 第63-67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7-69页 |
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第67页 |
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