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 1.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9-11页 |
| 1.1.1 研究内容 | 第9页 |
| 1.1.2 技术路线 | 第9-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1.3 边坡稳定性研究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 1.4 课题创新点 | 第13-14页 |
| 第2章 南芬采场地质调查 | 第14-32页 |
| 2.1 工程概况 | 第14-22页 |
| 2.1.1 矿区自然地理条件 | 第14-15页 |
| 2.1.2 矿区岩性结构场特征 | 第15-18页 |
| 2.1.3 地质构造场特征 | 第18-20页 |
| 2.1.4 地下水渗流场特征 | 第20-21页 |
| 2.1.5 爆破震动 | 第21页 |
| 2.1.6 节理分布规律 | 第21-22页 |
| 2.2 调查工作概况 | 第22-23页 |
| 2.3 调查内容 | 第23-30页 |
| 2.3.1 北山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4-25页 |
| 2.3.2 采场下盘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5-29页 |
| 2.3.3 采场上盘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9-30页 |
| 2.4 南芬露天矿采场调查统计结果 | 第30-32页 |
| 第3章 矿坑结构面调查分析 | 第32-45页 |
| 3.1 节理几何参数的描述 | 第32-33页 |
| 3.2 节理几何参数的调查 | 第33-36页 |
| 3.3 赤平极射投影法的分析 | 第36-45页 |
| 3.3.1 赤平极射投影法的原理及应用分析 | 第36-38页 |
| 3.3.2 利用DIPS求高陡边坡的优势结构面 | 第38-42页 |
| 3.3.3 高陡边坡破坏模式判断识别 | 第42-45页 |
| 第4章 南芬露天矿危险性分区 | 第45-69页 |
| 4.1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 第45-47页 |
| 4.1.1 理论基础 | 第45页 |
| 4.1.2 基本原理 | 第45-46页 |
| 4.1.3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基本步骤 | 第46-47页 |
| 4.2 边坡危险性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47-61页 |
| 4.2.1 评价因子的选取 | 第47-51页 |
| 4.2.2 南芬露天铁矿采场边坡危险性评价因子的确定 | 第51-53页 |
| 4.2.3 边坡危险性单元的划分 | 第53-55页 |
| 4.2.4 权重的确定 | 第55-56页 |
| 4.2.5 评价因子对于模糊集合的隶属函数的确定 | 第56-57页 |
| 4.2.6 边坡危险性模糊综合评价 | 第57-61页 |
| 4.3 边坡危险性分区结果分析 | 第61-66页 |
| 4.4 各危险性分区防治对策 | 第66-69页 |
| 第5章 采场边坡危险性GIS三维可视化分析 | 第69-77页 |
| 5.1 GIS的组成 | 第69页 |
| 5.2 GIS软件平台与应用系统 | 第69-71页 |
| 5.3 采场边坡的二维模型建立 | 第71-73页 |
| 5.4 采场边坡的 3D空间可视化分析 | 第73-77页 |
| 结论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导师简介 | 第82-84页 |
| 作者简介 | 第84-85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