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导论 | 第7-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7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4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8-9页 |
2. 统一审议职能的理念和历史沿革 | 第9-14页 |
2.1 统一审议职能的基本理念 | 第9-10页 |
2.1.1 什么是统一审议 | 第9页 |
2.1.2 统一审议职能的价值理念 | 第9-10页 |
2.2 统一审议职能的历史内涵 | 第10-14页 |
2.2.1 统一审议职能的演变 | 第10-12页 |
2.2.2 统一审议职能的必要性 | 第12-14页 |
3. 统一审议职能的规范依据与现实意义 | 第14-20页 |
3.1 统一审议职能的立法内涵 | 第14-17页 |
3.1.1 统一审议职能的立法理念 | 第14页 |
3.1.2 统一审议职能的立法依据 | 第14-15页 |
3.1.3 统一审议职能的程序特征 | 第15-17页 |
3.2 统一审议职能的现实意义 | 第17-20页 |
3.2.1 是维护法制统一的需要 | 第17-18页 |
3.2.2 是解决立法难点的有效手段 | 第18页 |
3.2.3 是统一立法操作规范的制度保证 | 第18-20页 |
4. 统一审议职能的模式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20-29页 |
4.1 统一审议职能模式的理解 | 第20-23页 |
4.1.1 进行统一审议的负责机构 | 第20页 |
4.1.2 统一审议职能的程序内容 | 第20-22页 |
4.1.3 能否对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进行统一审议 | 第22-23页 |
4.2 影响统一审议职能有效发挥的因素分析 | 第23-29页 |
4.2.1 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的人员构成 | 第23-24页 |
4.2.2 全国人大与常委会的影响 | 第24-25页 |
4.2.3 其他专门委员会的影响 | 第25-27页 |
4.2.4 法制工作委员会的影响 | 第27-29页 |
5. 统一审议职能的缺陷及完善 | 第29-32页 |
5.1 统一审议职能的缺陷 | 第29-30页 |
5.1.1 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在统一审议中的实际操作不足 | 第29页 |
5.1.2 统一审议中的“统一”性不强 | 第29-30页 |
5.2 统一审议制度的完善途径 | 第30-32页 |
5.2.1 加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实际工作中的作用 | 第30页 |
5.2.2 加入修正案制度,加强统一性 | 第30-31页 |
5.2.3 在统一审议程序中加入表决机制 | 第31-32页 |
6.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