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基工程论文

水泥搅拌桩加固松花江河漫滩相软土地基应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国内外对软土的研究现状第11-16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20页
第二章 松北区软土地基特点及室内试验研究第20-41页
    2.1 软土的分类第20-22页
    2.2 软土的一般工程特性及力学性质第22-23页
    2.3 寒区软土地基特点第23-24页
    2.4 研究区工程地质概况第24-29页
        2.4.1 研究区地形、地貌第24-25页
        2.4.2 研究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第25-29页
    2.5 研究区地基土室内试验第29-39页
        2.5.1 研究区地基土物理指标确定第29-34页
        2.5.2 研究区地基土力学指标确定第34-39页
    2.6 本章小节第39-41页
第三章 水泥搅拌桩处理道路软土地基技术第41-52页
    3.1 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第41-42页
    3.2 水泥搅拌桩法第42-44页
        3.2.1 水泥搅拌桩法基本原理第42-43页
        3.2.2 水泥搅拌桩法与其他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对比分析第43-44页
    3.3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特性第44-46页
        3.3.1 水泥土的特性及其加固原理第44-45页
        3.3.2 水泥的水解和水化反应第45页
        3.3.3 水泥的硬凝反应第45页
        3.3.4 粒子交换及团粒化运动第45-46页
        3.3.5 碳酸化作用第46页
    3.4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第46-51页
        3.4.1 加固区的压缩变形 S1第46-49页
        3.4.2 未加固区下卧土层的沉降计算第49-51页
    3.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设计方案第52-73页
    4.1 水泥土室内试验第52-58页
        4.1.1 室内试验方案第52-53页
        4.1.2 试验数据分析第53-58页
    4.2 现场试验第58-61页
        4.2.1 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掺入比的关系第58-60页
        4.2.2 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室内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对比分析第60-61页
    4.3 水泥搅拌桩法施工工艺第61-65页
        4.3.1 水泥搅拌桩法施工工艺流程第61-62页
        4.3.2 施工方法确定及准备工作第62-63页
        4.3.3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第63-65页
        4.3.4 水泥搅拌桩机械施工控制要点第65页
    4.4 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第65-67页
        4.4.1 施工质量控制第65-66页
        4.4.2 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检验第66-67页
    4.5 水泥搅拌桩试验检测第67-71页
        4.5.1 钻孔取芯法检测第67-68页
        4.5.2 动力触探法第68-69页
        4.5.3 荷载试验第69-71页
    4.6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五章 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效果监测与分析第73-77页
    5.1 沉降监测点位布置第73页
    5.2 监测结果与分析第73-76页
    5.3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沥青结合料的热老化机理研究
下一篇:基于电子商务的铁路货运业务流程再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