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工业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景观再生--以湖北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综述第11-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废弃地现状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1 工业废弃地现状第12-13页
        1.3.2 工业废弃地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4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6-18页
        1.5.1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5.2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二章 工业废弃地概念解析及相关理论研究第18-28页
    2.1 工业废弃地相关概念第18-20页
        2.1.1 工业废弃地的概念及内涵研究第18-19页
        2.1.2 生态恢复的概念第19页
        2.1.3 景观再生的概念第19-20页
    2.2 工业废弃地的成因第20-21页
        2.2.1 废弃地的普遍成因第20页
        2.2.2 中国废弃地的分类第20-21页
    2.3 工业废弃地的特征第21-22页
        2.3.1 生态特征第21-22页
        2.3.2 景观特征第22页
        2.3.3 文化特征第22页
    2.4 工业废弃地改造的相关理论研究第22-28页
        2.4.1 生态学相关理论第22-23页
        2.4.2 景观再生规划理论第23-25页
        2.4.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5页
        2.4.4 美学理论及相关艺术思潮的关联性研究第25-28页
第三章 工业废弃地的生态恢复技术与景观再生手法研究第28-43页
    3.1 工业废弃地改造的设计原则第28-29页
        3.1.1 生态优先原则第28页
        3.1.2 尊重场地原则第28页
        3.1.3 因地制宜第28页
        3.1.4 以人为本第28-29页
        3.1.5 和谐共生第29页
    3.2 生态恢复技术研究第29-35页
        3.2.1 地形整治及土壤基质修复第30-32页
        3.2.2 植被的生态重建第32-34页
        3.2.3 水体的生态修复第34-35页
    3.3 景观再生的手法及再利用途径探究第35-41页
        3.3.1 景观再生的手法第35-39页
        3.3.2 场地更新再利用模式研究第39-41页
    3.4 工业废弃地改造与场所精神构建的研究第41-43页
        3.4.1 场地要素的保留和恢复第41页
        3.4.2 场地原有形式的继承和借鉴第41-42页
        3.4.3 隐喻性设计第42页
        3.4.4 地域文化的融入第42-43页
第四章 案例研究——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例第43-50页
    4.1 黄石矿山公园项目背景概况第43页
    4.2 场地现状及基址条件分析第43-44页
        4.2.1 场地自然特征第43-44页
        4.2.2 场地人文历史特征第44页
    4.3 规划原则与整体布局第44-45页
    4.4 体现场所精神特色的生态修复及景观再生第45-49页
        4.4.1 场地生态修复第45-46页
        4.4.2 场地的景观再生及场所精神构建第46-49页
    4.5 矿山公园建设成果与不足第49-50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50-52页
    5.1 结论第50-51页
    5.2 对中国废弃地改造的建议及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致谢第56-57页
作者简介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固硫灰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城市综合体的功能模式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