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古代小说论文

清末民初上海地区书局与小说的传播研究

中文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13页
    一、 该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对象的界定第9页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9-13页
第一章 书局繁荣与小说传播的模式第13-47页
    第一节 清末民初上海地区书局的繁荣第13-21页
        一、 租界与上海城市的发展第13-14页
        二、 民间出版机构的勃兴第14-16页
        三、 印刷设备的发展第16-18页
        四、 发行渠道的建设第18-19页
        五、 版权意识的发展第19-21页
    第二节 上海地区书局及其引导下的小说传播第21-47页
        一、 小说的历史第21-23页
        二、 书局与小说传播模式第23-25页
        三、 商务印书馆第25-30页
        四、 中华书局第30-36页
        五、 有正书局第36-40页
        六、 其他书局第40-45页
        七、 小结第45-47页
第二章 大都市中的小说家——书局对小说作家的培植第47-58页
    第一节 清末民初上海地区小说作家的产生和发展第47-52页
        一、 文人的转型第47-48页
        二、 稿酬制第48-50页
        三、 书局对作家的培植第50-52页
    第二节 稿酬制下的小说翻译与创作第52-58页
        一、 功利化的小说翻译与创作第52-53页
        二、 抄袭和一稿多投第53-55页
        三、 作家与作品第55-58页
第三章 小说观念的传播与小说形式的发展第58-80页
    第一节 小说观念的传播第58-70页
        一、 小说期刊上的小说发刊词、序、跋等第58-62页
        二、 小说评论文章第62-63页
        三、 小说理论文章第63-66页
        四、 单行本中的解读性文字第66-69页
        五、 小结第69-70页
    第二节 小说形式的发展第70-80页
        一、 小说的把关人第70-72页
        二、 小说的类型第72页
        三、 短篇与长篇第72-74页
        四、 白话与文言第74-77页
        五、 翻译与原创第77-80页
第四章 书局传播体系下的小说的商业运作和广告营销第80-109页
    第一节 小说杂志与小说单行本的商业化形态第80-90页
        一、 小说杂志内容的多样化第80页
        二、 封面、图片、版式等形式的美化第80-83页
        三、 小本小说第83-85页
        四、 丛书第85-87页
        五、 短篇小说合集第87页
        六、 畅销小说的再版第87-88页
        七、 旧小说的结集出版第88-90页
    第二节 市场主导下的小说文本特色第90-96页
        一、 小说中的小说推介第90-91页
        二、 把握读者的好奇心第91-92页
        三、 新颖的写作技巧第92-93页
        四、 传统的审美趣味第93-95页
        五、 直指人心的情感力度第95-96页
    第三节 小说期刊和书籍与广告的密切关系第96-106页
        一、 作为广告载体的小说期刊及小说书籍第96-97页
        二、 小说书籍广告和小说杂志广告第97-106页
    第四节 书局的促销第106-109页
第五章 书局与读者第109-123页
    第一节 小说读者的扩展第109-118页
        一、 上海的小说读者群第109-112页
        二、 女子杂志对小说的传播第112-113页
        三、 教育与小说第113-118页
    第二节 读者与书局的互动第118-123页
        一、 听取读者的意见第118-119页
        二、 向读者征集小说材料第119-120页
        三、 小说俱乐部第120-123页
结语第123-125页
附录第125-203页
    附录一 商务印书馆小说单行本第125-169页
    附录二 中国图书公司小说单行本第169-171页
    附录三 中华书局小说单行本第171-179页
    附录四 文明书局小说单行本第179-184页
    附录五 有正书局小说单行本第184-187页
    附录六 国华书局小说单行本第187-190页
    附录七 小说丛报社小说单行本第190-192页
    附录八 中华图书馆小说单行本第192-193页
    附录九 小说林社小说单行本第193-200页
    附录十 群学社小说单行本第200-203页
参考文献第203-206页
致谢第206-208页
附件第208页

论文共2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齐文林馆文人群体研究
下一篇:元明时期“赵氏孤儿”故事戏曲文本演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