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2-21页 |
1.1 海洋天然产物的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1.1.1 海洋天然产物简介 | 第12-13页 |
1.1.2 国内外海洋天然产物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1.2 海洋天然产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2.1 多肽类化合物 | 第15页 |
1.2.2 大环内脂类化合物 | 第15-16页 |
1.2.3 萜类化合物 | 第16页 |
1.2.4 生物碱类化合物 | 第16-17页 |
1.2.5 甾醇类化合物 | 第17页 |
1.2.6 糖类化合物 | 第17-18页 |
1.2.7 其他类别化合物 | 第18页 |
1.3 海洋天然产物的来源 | 第18页 |
1.4 海洋细菌天然产物 | 第18-19页 |
1.5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9-21页 |
第2章 G0018B菌株的菌种鉴定 | 第21-34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1-22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21-22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2-24页 |
2.2.1 G0018B菌株形态学鉴定 | 第22页 |
2.2.2 G0018B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22-24页 |
2.3 结果分析 | 第24-33页 |
2.3.1 G0018B菌株的形态学特征 | 第24-30页 |
2.3.2 G0018B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30-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G0018B菌株的基因组功能预测 | 第34-38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34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34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34页 |
3.2 结果分析 | 第34-37页 |
3.2.1 基因组比对结果 | 第34-35页 |
3.2.2 基因簇的基因片段比对结果 | 第35-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G0018B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 第38-58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38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38-39页 |
4.1.3 主要仪器 | 第39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39-48页 |
4.2.1 菌株的发酵 | 第39-41页 |
4.2.2 活性试验指导 | 第41-42页 |
4.2.3 发酵产物的提取 | 第42页 |
4.2.4 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 | 第42-48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8-57页 |
4.3.1 化合物1的结构鉴定 | 第49-50页 |
4.3.2 化合物2的结构鉴定 | 第50-51页 |
4.3.3 化合物3的结构分析 | 第51-52页 |
4.3.4 化合物4的结构鉴定 | 第52-53页 |
4.3.5 化合物5的结构鉴定 | 第53-55页 |
4.3.6 化合物6的结构鉴定 | 第55-56页 |
4.3.7 化合物7的结构分析 | 第56-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化合物抗菌活性检测 | 第58-61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58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58页 |
5.1.2 主要试剂 | 第58页 |
5.1.3 主要仪器 | 第58页 |
5.2 试验方法 | 第58-59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59-60页 |
5.3.1 抑菌圈法检测化合物的抗菌活性 | 第59-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总结 | 第61-63页 |
6.1 结果与讨论 | 第61-62页 |
6.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附录 图谱与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70-10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