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基础科学论文--建筑物理学论文--建筑气候学论文

城市透水性铺装系统对局地热湿气候调节作用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4页
        1.2.1 课题的来源第11页
        1.2.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20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第17-18页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第18-20页
第2章 透水性铺装系统与局地热湿气候相互作用的实验第20-39页
    2.1 实验概述第20页
    2.2 实验设备及要求第20-25页
        2.2.1 实验场地第20-21页
        2.2.2 实验的试样第21-22页
        2.2.3 透水性铺装系统实验箱第22-23页
        2.2.4 实验箱内部温度和含水量测试设备及测点布置第23-24页
        2.2.5 大气参数测试设备第24页
        2.2.6 模拟人工降雨装置第24-25页
    2.3 实验步骤及误差分析第25-26页
    2.4 实测结果及数据分析第26-37页
        2.4.1 自然降雨条件下的温度和水分变化第27-31页
        2.4.2 人工降雨条件下的温度和水分变化第31-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3章 透水性铺装系统与大气热湿交换的水热耦合模型及数值验证第39-63页
    3.1 透水性铺装系统与大气热湿交换的水热耦合模型第39-47页
        3.1.1 透水性铺装系统内部水分输运方程第39-44页
        3.1.2 透水性铺装系统内部热流输运方程第44-45页
        3.1.3 水分输运方程参数的计算第45-46页
        3.1.4 热流输运方程参数的计算第46-47页
    3.2 透水性铺装系统下垫面表面热湿平衡计算第47-52页
        3.2.1 蒸发强度计算第47-48页
        3.2.2 下垫面表面与大气间显热通量计算第48-49页
        3.2.3 表面接收净辐射通量计算第49-52页
    3.3 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第52-56页
        3.3.1 水分输运方程的数值解法第52-55页
        3.3.2 热流输运方程的数值解法第55-56页
    3.4 模型的定解条件第56-58页
        3.4.1 水分输运方程的定解条件第56-57页
        3.4.2 热流输运方程的定解条件第57-58页
    3.5 数值模型的编程及验证第58-62页
        3.5.1 数值模型的程序开发第58-60页
        3.5.2 计算模型的验证第60-62页
    3.6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透水性铺装系统对局地热湿气候调节作用的模拟研究第63-82页
    4.1 计算模型与城市区域微气候与热平衡动态预测模型的结合第63-65页
    4.2 项目概述第65-66页
    4.3 计算条件第66-70页
    4.4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70-81页
        4.4.1 透水与不透水性铺装系统对局地热湿气候典型日与长期动态影响的对比分析第70-77页
        4.4.2 透水性铺装系统下垫面覆盖率对城市区域热湿气候的影响分析第77-81页
    4.5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结论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第88-90页
致谢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文明目标下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下一篇:基于GIS的兰州市大气污染扩散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