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解放区的建设和发展论文--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根据地论文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夜校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3页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第8页
    二、研究综述第8-12页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2-13页
一、陕甘区创办夜校的背景第13-17页
    (一) 发展生产需要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第13-15页
    (二) 全面抗战爆发需要广泛的政治动员第15-16页
    (三) 抗战前中共创办的夜校提供经验第16-17页
二、陕甘宁边区夜校的发展概况第17-40页
    (一) 夜校的方针政策和组织形式第18-22页
        1.创办夜校的方针政策第18-20页
        2.夜校的组织第20-21页
        3.夜校的课程第21-22页
    (二) 夜校的教育任务第22-31页
        1.扫除文盲和新文字尝试第22-25页
        2.动员抗战第25-26页
        3.贴近群众生活,提高生产力第26-28页
        4.提高边区民众民主意识第28-31页
    (三) 夜校的类型第31-40页
        1.男子农民夜校第31-33页
        2.妇女夜校第33-35页
        3.商人夜校第35-37页
        4.工人夜校第37-38页
        5.机关干部文化夜校第38-40页
三、陕甘宁边区夜校的教育特点第40-48页
    (一) 陕甘宁边区夜校的整体特点第40-42页
        1.广泛性第40-41页
        2.便捷性第41页
        3.战时性第41-42页
    (二) 与其他教育活动相比第42-48页
        1.补充性第42-45页
        2.示范性第45-48页
四、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夜校的成就与问题第48-61页
    (一)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夜校取得的成就第48-58页
        1.文盲比例降低第48-52页
        2.动员了抗战力量,发展了社会生产第52-53页
        3.边区民众民主意识觉醒第53-55页
        4.中共群众路线的成功实践第55-57页
        5.为社会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经验第57-58页
    (二) 夜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58-61页
        1.夜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59-60页
        2.资金有限和生产重任影响民众参与第60-61页
结语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后记第66-6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宋太宗时期对夏州李氏政策研究
下一篇:解放战争时期绥德分区支前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