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21页 |
| 1.2.1 波导功率分配/合成器概述 | 第11页 |
| 1.2.2 二进制波导功率分配/合成器 | 第11-14页 |
| 1.2.3 波导行波功率分配/合成器 | 第14-17页 |
| 1.2.4 波导径向功率分配/合成器 | 第17-19页 |
| 1.2.5 波导空间功率分配/合成器 | 第19-21页 |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基于波导-微带过渡的具有共面臂的波导魔 T | 第23-37页 |
| 2.1 引言 | 第23-24页 |
| 2.2 基于波导-微带过渡的具有共面臂的波导魔 T | 第24-36页 |
| 2.2.1 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4-27页 |
| 2.2.2 设计方法 | 第27-30页 |
| 2.2.3 容差性分析 | 第30-32页 |
| 2.2.4 实物加工及测试 | 第32-34页 |
| 2.2.5 级联多路功率分配/合成器 | 第34-36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基于脊波导耦合的具有共面臂的波导魔 T | 第37-44页 |
| 3.1 引言 | 第37页 |
| 3.2 基于脊波导耦合的具有共面臂的波导魔 T | 第37-43页 |
| 3.2.1 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37-39页 |
| 3.2.2 设计方法 | 第39-42页 |
| 3.2.3 仿真结果 | 第42-43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基于 TE20模的微带双探针功率分配器 | 第44-57页 |
| 4.1 引言 | 第44页 |
| 4.2 传统微带双探针结构 | 第44-46页 |
| 4.3 基于 TE_(20)模的微带双探针结构 | 第46-48页 |
| 4.3.1 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46-47页 |
| 4.3.2 设计方法及仿真结果 | 第47-48页 |
| 4.4 TE_(20)模功率分配器 | 第48-50页 |
| 4.5 基于 TE20模的微带双探针结构功率分配器 | 第50-52页 |
| 4.6 矩形波导 TE_(10)-TE_(20)模模式转换器 | 第52-54页 |
| 4.7 整体级联结构 | 第54-56页 |
| 4.8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结论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附件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