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出口骗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三)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第11页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页 |
五、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防范出口骗税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5-27页 |
一、出口骗税的概念及影响 | 第15-17页 |
(一)出口骗税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出口骗税的危害及影响 | 第16-17页 |
二、出口骗税的主要特点和方式 | 第17-23页 |
(一)出口骗税的主要特点 | 第17-20页 |
(二)出口骗税的主要方式 | 第20-23页 |
三、防范出口骗税的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第23-24页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4-25页 |
(三)博弈均衡理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我国防范出口骗税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7-33页 |
一、我国防范出口骗税的现状 | 第27-28页 |
二、我国防范出口骗税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一)征退税管理仍然存在脱节 | 第28-29页 |
(二)出口退税制度不健全 | 第29页 |
(三)出口监管不到位 | 第29-30页 |
(四)处罚力度偏低 | 第30页 |
三、对我国防范出口骗税存在问题的分析 | 第30-33页 |
(一)税收制度不健全 | 第30页 |
(二)地方政府的纵容与漠然 | 第30-31页 |
(三)出口退税机制不完善 | 第31页 |
(四)信息不对称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31-33页 |
第四章 防范出口骗税的国际经验 | 第33-36页 |
一、英国 | 第33-34页 |
二、法国 | 第34-35页 |
三、意大利 | 第35-36页 |
第五章 我国防范出口骗税的对策 | 第36-41页 |
一、加大出口退税制度的执行和保障力度 | 第36-37页 |
(一)应保证出口退税政策的稳定性 | 第36页 |
(二)完善出口退税分担机制 | 第36-37页 |
二、健全税收征管体系 | 第37-38页 |
(一)实现出口退税的征退一体化 | 第37页 |
(二)规范现行增值税税制 | 第37页 |
(三)严厉措施打击出口骗税行为 | 第37-38页 |
三、强化综合治理 | 第38页 |
(一)各个部门之间要通力合作 | 第38页 |
(二)建立信息化监管系统 | 第38页 |
四、改善出口退税管理手段 | 第38-39页 |
(一)实现对出口业务全过程的有效监控 | 第38-39页 |
(二)创新出口退税监管举措 | 第39页 |
(三)发挥好预警、评估两大机制的作用 | 第39页 |
(四)提高基层税务管理部门的退免税管理水平 | 第39页 |
五、增强纳税人遵从度 | 第39-41页 |
(一)为纳税人做好纳税服务工作 | 第39-40页 |
(二)严格税收执法 | 第40页 |
(三)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企业参与防范骗税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个人简历 | 第45-46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