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17-33页 |
2.1 复杂网络的研究综述 | 第17-21页 |
2.1.1 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2.1.2 基本理论 | 第18页 |
2.1.3 统计特征 | 第18-19页 |
2.1.4 网络模型 | 第19-21页 |
2.2 自组织理论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21-28页 |
2.2.1 自组织理论的源起 | 第21-22页 |
2.2.2 自组织理论体系 | 第22-23页 |
2.2.3 自组织临界性理论 | 第23-26页 |
2.2.4 自组织临界性理论的几个模型及相关应用综述 | 第26-28页 |
2.3 开源现象的研究综述 | 第28-32页 |
2.3.1 开源现象的由来 | 第28-29页 |
2.3.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9-30页 |
2.3.3 现有研究不足之处 | 第30-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开源社区的发展现状及开发模式 | 第33-47页 |
3.1 国外开源社区的发展状况 | 第33-35页 |
3.2 国内开源社区的发展状况 | 第35-42页 |
3.2.1 国内开源社区的发展历程 | 第35页 |
3.2.2 国内开源社区的运营状况 | 第35-37页 |
3.2.3 以开源中国社区为案例进行深入研究 | 第37-41页 |
3.2.4 国内开源社区的未来之路 | 第41-42页 |
3.3 Sourceforge 开源社区简介 | 第42-43页 |
3.4 开源社区的开发模式 | 第43-46页 |
3.4.1 开源社区的类别 | 第43页 |
3.4.2 开源社区的系统复杂性 | 第43-45页 |
3.4.3 开源社区的复杂适应性与自组织演化特性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Sourceforge 开源社区失败项目的雪崩效应分析 | 第47-54页 |
4.1 本文对雪崩效应的定义 | 第47-48页 |
4.2 Sourceforge 开源社区的失败项目的雪崩级联现象 | 第48-50页 |
4.3 Sourceforge 开源社区的失败项目的雪崩动力 | 第50-51页 |
4.4 SOURCEFORGE 开源社区的失败项目的雪崩级联关系 | 第51-53页 |
4.4.1 失败项目雪崩级联的技术关联模式 | 第51-52页 |
4.4.2 失败项目雪崩级联的人员合作关联模式 | 第52页 |
4.4.3 失败项目雪崩级联的混合关联模式 | 第52-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雪崩规模与雪崩时间效应实证研究 | 第54-75页 |
5.1 数据挖掘定义 | 第54页 |
5.2 数据采集及处理 | 第54-64页 |
5.2.1 实证对象选取的考量 | 第54-55页 |
5.2.2 数据采集过程 | 第55-61页 |
5.2.3 基于复杂网络视角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及整理 | 第61-64页 |
5.3 Sourceforge 开源社区失败项目的雪崩规模度量 | 第64-67页 |
5.4 Sourceforge 开源社区失败项目的雪崩时间效应度量 | 第67-70页 |
5.5 实证结果分析 | 第70-71页 |
5.6 对 SourceForge.net 社区的政策性建议 | 第71-7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附录 | 第84-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附件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