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1.1 激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概述 | 第7-11页 |
1.1.1 激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的发展 | 第7-9页 |
1.1.2 激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的应用 | 第9-11页 |
1.2 LD 泵浦调 Q 激光器的发展 | 第11-14页 |
1.2.1 调 Q 技术的产生背景 | 第11页 |
1.2.2 LD 泵浦调 Q 激光器的研究状况 | 第11-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第二章 调 Q 技术 | 第17-27页 |
2.1 调 Q 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1 弛豫振荡 | 第17-18页 |
2.1.2 谐振腔的品质因子 Q 值 | 第18-19页 |
2.1.3 调 Q 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2.1.4 调 Q 激光器的储能方式 | 第20-21页 |
2.1.5 实现调 Q 的基本要求 | 第21页 |
2.2 调 Q 方式 | 第21-27页 |
2.2.1 主动调 Q | 第22-24页 |
2.2.2 被动调 Q | 第24-26页 |
2.2.3 被动调 Q 与主动调 Q 的区别 | 第26-27页 |
第三章 Cr~(4+):YAG 被动调 Q 的理论研究 | 第27-35页 |
3.1 Cr~(4+):YAG 晶体的基本性质 | 第27-28页 |
3.2 Cr~(4+):YAG 晶体的光谱特性和能级结构 | 第28-29页 |
3.3 Cr~(4+):YAG 晶体的可饱和吸收特性 | 第29-31页 |
3.4 Cr~(4+):YAG 晶体的被动调 Q 速率方程 | 第31-35页 |
第四章 连续泵浦 Cr~(4+):YAG 被动调 Q 的仿真分析 | 第35-43页 |
4.1 模型建立及取值 | 第35-36页 |
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6-43页 |
4.2.1 初步仿真 | 第36-37页 |
4.2.2 泵浦速率对输出特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4.2.3 Cr~(4+):YAG 初始透过率对输出特性的影响 | 第38-40页 |
4.2.4 输出镜反射率对输出特性的影响 | 第40-43页 |
第五章 脉冲泵浦 Cr~(4+):YAG 被动调 Q 的仿真分析 | 第43-55页 |
5.1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3-55页 |
5.1.1 初步仿真 | 第43-44页 |
5.1.2 泵浦速率对输出特性的影响 | 第44-47页 |
5.1.3 输出镜反射率对输出特性的影响 | 第47-49页 |
5.1.4 Cr~(4+):YAG 初始透过率对输出特性的影响 | 第49-52页 |
5.1.5 泵浦脉宽对输出特性的影响 | 第52-5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总结 | 第55-56页 |
6.2 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