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言小说中的女侠形象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5页 |
一、 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8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一) 硕博士论文 | 第9-10页 |
(二) 期刊论文 | 第10-12页 |
(三) 专著研究 | 第12-13页 |
三、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女侠的起源及清代之前的文言小说中女侠流变 | 第15-34页 |
第一节 女侠的起源与定义 | 第15-22页 |
一、 侠之起源 | 第15-19页 |
二、 女侠的起源与定义 | 第19-22页 |
第二节 清代之前文言小说中女侠的流变 | 第22-32页 |
一、 唐之前的女侠:小露光芒,单骑独行 | 第23-25页 |
二、 唐代的女侠:大放光芒,仗剑行侠 | 第25-30页 |
三、 唐之后清代之前的女侠:光芒渐弱,弘扬妇德 | 第30-32页 |
小结 | 第32-34页 |
第二章 清代文言小说中女侠的基本面貌 | 第34-39页 |
第一节 清代文言小说中女侠的基本类型 | 第34-36页 |
第二节 清代文言小说中女侠类型的基本特点 | 第36-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清代文言小说中女侠形象的具体表现 | 第39-53页 |
第一节 对前代文言小说中女侠类型的沿袭 | 第39-45页 |
一、 报恩仇型女侠 | 第39-40页 |
二、 行侠仗义型女侠 | 第40-41页 |
三、 盗财劫富型女侠 | 第41-42页 |
四、 追求爱情型女侠 | 第42-45页 |
小结 | 第45页 |
第二节 清代文言小说中女侠的发展 | 第45-53页 |
一、 以武为业型女侠 | 第45-47页 |
二、 民族英雄型女侠 | 第47-49页 |
三、 隐居山林或民间女侠 | 第49-51页 |
四、 比武较雄型女侠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清代文言小说中女侠类型的成因 | 第53-62页 |
第一节 清代文言小说中女侠形象的继承 | 第53-57页 |
一、 女侠类型的继承 | 第53-54页 |
二、 才子佳人小说的影响 | 第54-57页 |
第二节 清代文言小说中女侠形象发展的原因 | 第57-61页 |
一、 历史原型人物(女将)的影响 | 第57-58页 |
二、 清代社会背景的影响 | 第58-60页 |
三、 读者接受心理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