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的基本理论 | 第8-20页 |
一、 用人单位知情权 | 第8-12页 |
(一) 用人单位知情权 | 第8-10页 |
(二) 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如实说明义务的关系 | 第10-12页 |
二、 劳动者隐私权 | 第12-20页 |
(一) 劳动者隐私权 | 第12-14页 |
(二) 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隐私权内容 | 第14-20页 |
第二章 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的理论依据 | 第20-27页 |
一、 用人单位知情权的理论依据 | 第20-23页 |
(一) 诚实信用原则 | 第20-21页 |
(二)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1-22页 |
(三) 劳动关系属性理论 | 第22-23页 |
二、 劳动者隐私权的本质解析和价值探寻 | 第23-27页 |
(一) 劳动者隐私权的本质解析——尊重人格尊严 | 第23-24页 |
(二) 劳动者隐私权的价值探寻——反就业歧视 | 第24-27页 |
第三章 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的冲突 | 第27-41页 |
一、 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的冲突表现 | 第27-35页 |
(一) 劳动者个人信息方面的冲突 | 第27-31页 |
(二) 劳动者工作场所方面的冲突 | 第31-33页 |
(三) 劳动者通讯隐私方面的冲突 | 第33-35页 |
二、 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的冲突原因探析 | 第35-41页 |
(一) 两种权利本质层面的冲突原因 | 第35-36页 |
(二) 两种权利法律规定层面的冲突原因 | 第36-41页 |
第四章 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的协调 | 第41-52页 |
一、 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的协调原则 | 第41-44页 |
(一) 利益衡量原则 | 第41-43页 |
(二) 职业岗位区分原则 | 第43页 |
(三) 法定限制与意定限制原则 | 第43-44页 |
二、 协调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的法律建议 | 第44-52页 |
(一) 完善用人单位知情权的法律规定 | 第44-47页 |
(二) 设计劳动法视野下劳动者隐私权制度 | 第47-50页 |
(三) 构建劳动缔约过失责任 | 第50-51页 |
(四) 在司法实践中引入“合理隐私期待”原则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语 | 第56-5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