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绪论 | 第7-15页 |
第一节 丽江地域文学研究综述 | 第7-11页 |
一、 本土作家作品研究 | 第7-10页 |
二、 外来作家作品研究 | 第10-11页 |
第二节 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 | 第11-15页 |
一、 选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二、 选题的当代意义 | 第13-15页 |
第一章 丽江地域文学的多元文化土壤和地域特色 | 第15-29页 |
第一节 多元文化中的丽江地域文学 | 第15-19页 |
第二节 丽江地域文学创作中的地域特色 | 第19-25页 |
一、 奇异的自然景观——母体情结 | 第19-23页 |
二、 丰富的民俗文化——身份认同 | 第23-25页 |
第三节 丽江地域文学中和合的纳西文化形象 | 第25-29页 |
第二章 多重选择的空间——作家文本中的纳西文化形象 | 第29-46页 |
第一节 “古歌”空间 | 第30-34页 |
一、 回归古歌 | 第30-31页 |
二、 流动之歌 | 第31-34页 |
第二节 东巴空间 | 第34-39页 |
一、 东巴王国:文学“符号化” | 第35-37页 |
二、 文学想象:“玉龙第三国” | 第37-39页 |
第三节 女性空间 | 第39-46页 |
一、 东部:尊母、崇母的民族记忆 | 第40-42页 |
二、 西部:寻找自我记忆 | 第42-46页 |
第三章 丽江地域文学中作为“他者”的纳西文化形象 | 第46-53页 |
第一节 黄尧笔下的摩梭文化形象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汤世杰作品中的纳西文化想象 | 第48-50页 |
第三节 其他外来作家对纳西文化的书写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