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物权论文

以物抵债效力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1页
第1章 以物抵债行为概述第11-20页
    1.1 以物抵债问题的提出第11-13页
    1.2 以物抵债概念的厘清第13-15页
        1.2.1 以物抵债的含义第13-14页
        1.2.2 以物抵债的构成要件第14-15页
    1.3 以物抵债的正当性分析第15-17页
        1.3.1 以物抵债的成因第16页
        1.3.2 以物抵债的理论依据第16-17页
    1.4 以物抵债的类型化梳理第17-20页
        1.4.1 以物抵债的主要分类第18-19页
        1.4.2 类型化在效力层面的意义第19-20页
第2章 以物抵债行为法律性质评析第20-30页
    2.1 以物抵债行为的基本属性第20-23页
        2.1.1 以物抵债的有因性第20-21页
        2.1.2 以物抵债的从属性第21-22页
        2.1.3 以物抵债的无偿性第22-23页
    2.2 以物抵债行为的法律定性第23-26页
        2.2.1 “合同契约论”通说第23-24页
        2.2.2 “处分行为论”新见解第24-26页
    2.3 效力认定的实践性与诺成性之辩第26-30页
        2.3.1 以物抵债实践性的否认第27-28页
        2.3.2 以物抵债诺成性之肯定第28-30页
第3章 不同法律形态以物抵债之效力论第30-40页
    3.1 让与担保型以物抵债的效力第30-33页
        3.1.1 让与担保的特征和作用第30-31页
        3.1.2 让与担保型以物抵债效力分析第31-33页
    3.2 新债清偿型以物抵债的效力第33-36页
        3.2.1 新债清偿的特征与立法第34-36页
        3.2.2 新债清偿型以物抵债效力分析第36页
    3.3 流质契约型以物抵债的效力第36-40页
        3.3.1 流质契约的特征和分类第36-37页
        3.3.2 流质契约型以物抵债效力分析第37-40页
第4章 以物抵债效力认定的特殊问题第40-50页
    4.1 以物抵债替代物的瑕疵问题第40-42页
        4.1.1 替代物上存在权利竞合第40-41页
        4.1.2 将禁止担保物作为替代物第41-42页
    4.2 损害第三人及公共利益的情形第42-47页
        4.2.1 一物抵数债与个别清偿第42-45页
        4.2.2 名为以物抵债的虚假诉讼第45-47页
    4.3 特殊类型以物抵债的效力识别第47-50页
        4.3.1 特殊以物抵债中的强制清算第47-48页
        4.3.2 与特殊类型买卖合同的混同第48-50页
第5章 完善以物抵债效力规制的构想和建议第50-61页
    5.1 以物抵债效力规制的价值取向第50-55页
        5.1.1 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第50-51页
        5.1.2 合理运用意思表示的解释规则第51-52页
        5.1.3 对公共利益与第三人利益的保护第52-55页
    5.2 对以物抵债的立法与司法完善第55-57页
        5.2.1 确立以物抵债的法律规则第55-56页
        5.2.2 以指导性案例规范效力裁判第56-57页
    5.3 以物抵债相关制度的创设与完善第57-61页
        5.3.1 设立以物抵债真实性审查制度第57-59页
        5.3.2 完善以物抵债的事后救济制度第59-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67页
作者简介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研究
下一篇:论占有人之损害赔偿请求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