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7页 |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4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1.3 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 第15-16页 |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 第17-33页 |
| 2.1 消息队列模型 | 第17-28页 |
| 2.1.1 ActiveMQ研究 | 第17-20页 |
| 2.1.2 RabbitMQ研究 | 第20-22页 |
| 2.1.3 Kafka研究 | 第22-24页 |
| 2.1.4 RocketMQ研究 | 第24-28页 |
| 2.1.5 四种消息队列对比 | 第28页 |
| 2.2 MQTT协议简介 | 第28-31页 |
| 2.3 负载均衡算法概述 | 第31-32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高可用分布式融合通信消息系统结构设计 | 第33-49页 |
| 3.1 高可用分布式融合通信消息系统需求分析 | 第33页 |
| 3.2 高可用分布式融合通信消息系统结构设计 | 第33-39页 |
| 3.2.1 服务器端设计 | 第34-36页 |
| 3.2.2 客户端设计 | 第36-38页 |
| 3.2.3 MQTT有效载荷设计 | 第38-39页 |
| 3.3 高可用分布式融合通信消息系统核心业务流程设计 | 第39-43页 |
| 3.3.1 用户登录流程 | 第39-41页 |
| 3.3.2 消息收发流程 | 第41-42页 |
| 3.3.3 消息代理服务器切换流程 | 第42-43页 |
| 3.4 负载均衡模型设计 | 第43-45页 |
| 3.4.1 Producer负载均衡 | 第43页 |
| 3.4.2 Consumer负载均衡 | 第43-45页 |
| 3.4.3 Broker负载均衡 | 第45页 |
| 3.5 消息存储 | 第45-47页 |
| 3.6 高可用设计 | 第47-48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高可用分布式融合通信消息系统的实现 | 第49-64页 |
| 4.1 分布式融合通信消息系统服务器实现 | 第49-56页 |
| 4.2 高可用分布式服务器集群实现 | 第56-60页 |
| 4.3 负载均衡模型实现 | 第60-61页 |
| 4.4 高可用模块实现 | 第61-62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第五章 测试与验证分析 | 第64-76页 |
| 5.1 测试环境 | 第64-65页 |
| 5.2 功能测试 | 第65-67页 |
| 5.3 压力测试 | 第67-69页 |
| 5.4 对比测试 | 第69-73页 |
| 5.4.1 小消息发送性能对比 | 第69-70页 |
| 5.4.2 消息及时性对比 | 第70-71页 |
| 5.4.3 不同Topic数量的性能对比 | 第71-73页 |
| 5.5 高可用性测试 | 第73-74页 |
| 5.5.1 模拟进程退出测试 | 第73页 |
| 5.5.2 模拟掉电测试 | 第73-74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