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学习与记忆论文

返回抑制的注意调节机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返回抑制的概念第11-12页
    1.2 返回抑制的重新定向假设第12-15页
        1.2.1 内源性注意和IOR第13-14页
        1.2.2 外源性注意和IOR第14-15页
    1.3 返回抑制的认知神经机制第15-19页
        1.3.1 P1成分第16-17页
        1.3.2 N1成分第17-18页
        1.3.3 早期Nd第18页
        1.3.4 晚期Nd第18-19页
        1.3.5 小结第19页
    1.4 返回抑制中有关重新定向假设的新思考第19-23页
第二章 实验1中央线索的注意分离调节对返回抑制的影响第23-32页
    2.1 方法第24-26页
        2.1.1 被试第24页
        2.1.2 仪器、刺激和程序第24-25页
        2.1.3 实验设计第25页
        2.1.4 脑电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第25-26页
    2.2 结果第26-29页
        2.2.1 行为结果第26-27页
        2.2.2 脑电结果第27-29页
    2.3 讨论第29-32页
第三章 实验2外周线索的注意分离调节对返回抑制的影响第32-40页
    3.1 实验2A外周线索的注意分离调节对返回抑制的影响——跑步动作线索第33-36页
        3.1.1 方法第33-34页
            被试第33页
            仪器、刺激和程序第33-34页
            实验设计第34页
        3.1.2 结果第34-35页
        3.1.3 讨论第35-36页
    3.2 实验2B外周线索的注意分离调节对返回抑制的影响——箭头线索第36-39页
        3.2.1 方法第36页
            被试第36页
            仪器、刺激和程序第36页
            实验设计第36页
            脑电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第36页
        3.2.2 结果第36-39页
            行为结果第36-37页
            脑电结果第37-39页
        3.2.3 讨论第39页
    3.3 综合讨论第39-40页
第四章 实验3注意分离调节对返回抑制的影响——来自阈下情绪线索的证据第40-49页
    4.1 方法第42-44页
        4.1.1 被试第42页
        4.1.2 仪器、刺激和程序第42-43页
        4.1.3 实验设计第43页
        4.1.4 脑电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第43-44页
    4.2 结果第44-47页
        4.2.1 行为结果第44-45页
        4.2.2 脑电结果第45-47页
    4.3 讨论第47-49页
第五章 实验4注意分离对返回抑制的影响——来自小学儿童的研究证据第49-54页
    5.1 实验4A:双线索范式中儿童的返回抑制效应第50-52页
        5.1.1 方法第50-51页
            被试第50页
            仪器、刺激和程序第50-51页
            实验设计第51页
        5.1.2 结果第51-52页
    5.2 实验4B:儿童返回抑制中的注意分离调节效应第52-53页
        5.2.1 方法第52页
            被试第52页
            仪器、刺激和程序第52页
            实验设计第52页
        5.2.2 结果第52-53页
    5.3 讨论第53-54页
第六章 总讨论第54-58页
    6.1 注意分离调节效应的初步发现第54-55页
    6.2 注意分离调节效应的情绪性特征和跨年龄特征第55-56页
    6.3 注意分离调节效应对教育的启示第56-58页
第七章 总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6页
致谢第66-67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龙泉驿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侧改革问题研究
下一篇:离婚纠纷中婚前按揭房分割的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