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生物评价、生态评价论文

基于组合赋权TOPSIS的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8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8页
        1.2.3 文献述评第18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8-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页
    1.4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第19-21页
        1.4.1 技术路线第19-20页
        1.4.2 创新点第20-21页
第2章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第21-27页
    2.1 生态安全与土地生态安全第21-23页
        2.1.1 生态安全的定义第21页
        2.1.2 土地生态安全的内涵及特征第21-23页
    2.2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内涵、特点及原则第23-24页
        2.2.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内涵第23页
        2.2.2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特点第23-24页
        2.2.3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原则第24页
    2.3 土地生态安全理论概述第24-26页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4-25页
        2.3.2 土地资源稀缺性理论第25页
        2.3.3 生态承载力理论第25-26页
        2.3.4 人地协调理论第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DPSIR指标体系构建第27-39页
    3.1 河北省土地生态概况第27-30页
        3.1.1 自然环境概况第27-28页
        3.1.2 社会经济概况第28页
        3.1.3 生态概况与土地利用结构分析第28-29页
        3.1.4 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第29-30页
    3.2 DPSIR概念模型第30-32页
        3.2.1 DPSIR模型简介第30-31页
        3.2.2 DPSIR模型的应用思路第31-32页
    3.3 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DPSIR模型构建第32-38页
        3.3.1 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指标的选取原则第32-33页
        3.3.2 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指标体系构建第33-37页
        3.3.3 原始数据收集第37-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第39-52页
    4.1 基于组合赋权的TOPSIS模型第39-47页
        4.1.1 组合赋权的TOPSIS模型简介第39页
        4.1.2 确定评价矩阵第39-40页
        4.1.3 指标标准化处理第40-41页
        4.1.4 因子权重的确定第41-46页
        4.1.5 组合赋权的TOPSIS模型第46-47页
    4.2 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第47-49页
        4.2.1 评价等级划分第47-48页
        4.2.2 组合赋权的TOPSIS数据分析第48-49页
    4.3 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分区评价第49-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河北省土地生态调控及对策研究第52-58页
    5.1 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影响因子分析第52-55页
    5.2 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对策第55-57页
        5.2.1 合理调控和优化人口的增长结构第55页
        5.2.2 减少工农业生产中造成的土壤污染第55-56页
        5.2.3 建立良好的土地利用格局第56页
        5.2.4 提高区域内的植被覆盖率第56-57页
        5.2.5 加大土地生态保护力度第57页
    5.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65页
作者简介第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宁省低碳发展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低碳约束下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系统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