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2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3 污水来源及特性分析 | 第12-16页 |
3.1 城市生活污水 | 第12-13页 |
3.2 农业污水 | 第13-15页 |
3.3 工业废水 | 第15-16页 |
4 不同细菌的氨氧化 | 第16-19页 |
4.1 有机氮的固定 | 第17页 |
4.2 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细菌的氨氧化 | 第17-18页 |
4.3 硝化细菌的氨氧化 | 第18页 |
4.4 反硝化细菌的氨氧化 | 第18页 |
4.5 厌氧氨氧化 | 第18-19页 |
4.6 厌氧铁氨氧化 | 第19页 |
5 厌氧铁氨氧化 | 第19-22页 |
5.1 厌氧铁氨氧化的发现历程 | 第19-20页 |
5.2 厌氧铁氨氧化在废水脱氮中的潜在优势分析 | 第20-22页 |
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厌氧铁氨氧化菌处理生活源污水脱氮效果 | 第23-35页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27页 |
1.1 水样样品的采集与选择 | 第23页 |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3-24页 |
1.3 实验标准溶液的配置 | 第24-25页 |
1.4 实验方案与设计 | 第25-26页 |
1.5 数据处理 | 第26-2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4页 |
2.1 钦州市河西污水处理厂污水氮素及铁形态的转化 | 第27-30页 |
2.2 广州沥滘污水处理厂污水氮素及铁形态的转化 | 第30-32页 |
2.3 厌氧铁氨氧化在生活污水中对氨氮和总氮去除效果对比分析 | 第32-33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3-34页 |
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厌氧铁氨氧化菌处理工业源污水脱氮效果 | 第35-46页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1.1 水样样品的采集与选择 | 第35页 |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5页 |
1.3 实验标准溶液的配置 | 第35页 |
1.4 实验方案与设计 | 第35-36页 |
1.5 实验数据处理 | 第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5页 |
2.1 汕尾市废旧硫铁矿区废水与调节pH后硫铁矿区废水氮素及铁形态的转化 | 第36-40页 |
2.2 广州市南沙区东涌工业污水处理厂印染废水氮素及铁形态的转化 | 第40-43页 |
2.3 厌氧铁氨氧化在工业污水中对氨氮和总氮去除效果对比 | 第43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43-45页 |
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厌氧铁氨氧化菌处理农业源污水脱氮效果 | 第46-59页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1.1 水样样品的采集与选择 | 第46页 |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6页 |
1.3 实验标准溶液的配置 | 第46页 |
1.4 实验方案与设计 | 第46-47页 |
1.5 实验数据处理 | 第4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7页 |
2.1 钦州市小榄江水氮素及铁形态的转化 | 第47-50页 |
2.2 汕尾市大湖镇氧化塘污水氮素及铁形态的转化 | 第50-52页 |
2.3 广州市从化区胜大养猪场废水和调节pH后养猪场废水氮素及铁形态的转化 | 第52-56页 |
2.4 厌氧铁氨氧化在农业源污水中对氨氮和总氮去除效果对比 | 第56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56-57页 |
3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1 主要结论 | 第59页 |
1.1 厌氧铁氨氧化菌处理生活源污水脱氮效果 | 第59页 |
1.2 厌氧铁氨氧化菌处理工业源污水脱氮效果 | 第59页 |
1.3 厌氧铁氨氧化菌处理农业源污水脱氮效果 | 第59页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59-60页 |
3 本研究的不足及建议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