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证券信用交易监管法律制度构建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证券信用交易与监管基本理论概述 | 第12-22页 |
第一节 证券信用交易的概念 | 第12-14页 |
一、证券信用交易的定义 | 第12-13页 |
二、证券信用交易的特征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开展证券信用交易的必要性 | 第14-19页 |
一、对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重要意义 | 第14-17页 |
二、金融危机下的证券信用交易 | 第17-19页 |
第三节 证券信用交易监管的概述 | 第19-22页 |
一、证券信用交易监管的重要性 | 第19-20页 |
二、证券信用交易监管模式的选择 | 第20-21页 |
三、证券信用交易监管法律制度的基本内涵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证券信用交易主要模式及其监管制度比较 | 第22-37页 |
第一节 美国证券信用交易模式与监管制度 | 第23-27页 |
一、分散授信模式 | 第23-24页 |
二、监管法律体系 | 第24页 |
三、监管机构 | 第24-25页 |
四、监管措施 | 第25-27页 |
第二节 日本证券信用交易模式与监管制度 | 第27-30页 |
一、集中授信模式 | 第27-28页 |
二、监管法律体系 | 第28页 |
三、监管机构 | 第28页 |
四、监管措施 | 第28-30页 |
第三节 台湾证券信用交易模式与监管制度 | 第30-34页 |
一、双轨制授信模式 | 第30-31页 |
二、监管法律体系 | 第31页 |
三、监管机构 | 第31-32页 |
四、监管措施 | 第32-34页 |
第四节 境外证券信用交易监管法律制度经验总结 | 第34-37页 |
一、明确模式选择是监管法律制度构建的前提 | 第34-35页 |
二、建立与证券市场成熟度相适应的监管法律制度 | 第35-36页 |
三、构建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与多层次的监管机构 | 第36-37页 |
四、以日本、台湾为借鉴采取较为严格的监管标准 | 第37页 |
第三章 我国证券信用交易监管法律制度评析与完善 | 第37-56页 |
第一节 我国证券信用交易监管法律制度评析 | 第37-50页 |
一、监管法律体系 | 第37-39页 |
二、监管机构 | 第39-41页 |
三、监管措施 | 第41-50页 |
第二节 我国证券信用交易监管法律制度完善 | 第50-56页 |
一、明确监管目的与监管原则 | 第50-52页 |
二、加强监管机构职能协调 | 第52-54页 |
三、完善相关配套法律制度 | 第54-55页 |
四、完善监管措施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