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of thesis for LL.M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页 |
第一章 酌定量刑情节的基本范畴 | 第10-25页 |
第一节 酌定量刑情节的概念分析 | 第10-13页 |
第二节 酌定量刑情节的具体范围 | 第13-22页 |
一、被害人的过错 | 第15-16页 |
二、犯罪动机 | 第16页 |
三、犯罪后的态度 | 第16-18页 |
四、犯罪人的一贯表现 | 第18-19页 |
五、犯罪人的年龄 | 第19-20页 |
六、关于民愤、社会形势和刑事政策 | 第20-22页 |
第三节 慎用酌定从重量刑情节 | 第22-25页 |
第二章 酌定量刑情节的理论依据 | 第25-40页 |
第一节 酌定量刑情节的存在理由 | 第25-35页 |
一、酌定量刑情节更具普遍性 | 第25-26页 |
二、罪责刑相适应与刑罚个别化 | 第26-30页 |
三、量刑合理、公正的需要 | 第30-31页 |
四、法官自由裁量权在量刑中的具体体现 | 第31-35页 |
第二节 罪刑法定视野下的酌定量刑情节 | 第35-40页 |
第三章 酌定量刑情节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 第40-49页 |
第一节 酌定量刑情节存在的问题 | 第40-44页 |
一、立法上的不确定 | 第40-41页 |
二、适用的随意性 | 第41-42页 |
三、普遍不重视对于酌定量刑情节的运用 | 第42-43页 |
四、对于减轻、免除情节的规定不协调 | 第43-44页 |
第二节 酌定量刑情节的完善 | 第44-49页 |
一、在刑法总则中概括性规定 | 第44-45页 |
二、部分法定化、司法化 | 第45-47页 |
三、对于减轻、免除情节的程序限制 | 第47-48页 |
四、重视庭审中的量刑过程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