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页 |
第一部分 股东代表诉讼被告的概念及范围 | 第10-20页 |
一、股东代表诉讼被告的基本概念 | 第10-11页 |
二、股东代表诉讼被告的范围 | 第11-20页 |
(一)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中被告范围的争议 | 第11-14页 |
(二) 各国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范围分析 | 第14-16页 |
(三)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中被告范围的确定 | 第16-20页 |
第二部分 股东代表诉讼被告的成因:对公司的侵害 | 第20-35页 |
一、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股东代表诉讼被告的侵害行为 | 第20-28页 |
(一) 违反忠实义务 | 第21-24页 |
(二) 违反注意义务 | 第24-28页 |
二、控制股东作为股东代表诉讼被告的侵害行为 | 第28-31页 |
(一) 控制股东成为股东代表诉讼被告原由 | 第28-30页 |
(二) 与董事侵害行为的相同之处 | 第30页 |
(三) 与董事侵害行为的相异之处 | 第30-31页 |
三、封闭式公司的特殊之处--被告侵害行为在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中的竞合 | 第31-34页 |
(一) 封闭式公司的特点 | 第32页 |
(二) 封闭式公司中股东直接诉讼被告的侵害行为 | 第32-33页 |
(三) 成为股东代表诉讼被告还是股东直接诉讼被告 | 第33-34页 |
四、清算人作为股东代表诉讼被告的侵害行为 | 第34-35页 |
第三部分 被告诉讼费用的承担与补偿 | 第35-40页 |
一、被告诉讼费用的承担 | 第35-36页 |
二、对作为被告的董事的诉讼费用补偿 | 第36-40页 |
(一) 对董事诉讼费用补偿的意义 | 第36-37页 |
(二) 美国对董事诉讼费用补偿的方式 | 第37-38页 |
(三) 对作为被告的董事进行诉讼费用补偿的条件 | 第38-39页 |
(四) 对董事诉讼费用补偿的范围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3-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