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目视解译的滑坡提取方法 | 第14页 |
1.2.2 基于像元的滑坡提取方法 | 第14-15页 |
1.2.3 面向对象的滑坡提取方法 | 第15-16页 |
1.3 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第2章 基于像素级变化检测的滑坡提取 | 第19-31页 |
2.1 变化检测的概念 | 第19页 |
2.2 变化信息获取 | 第19-24页 |
2.2.1 变化检测方法 | 第19-22页 |
2.2.2 变化阈值的获取 | 第22-24页 |
2.3 实验与分析 | 第24-30页 |
2.3.1 研究区与数据 | 第24-26页 |
2.3.2 基于像素级变化检测的滑坡提取及结果分析 | 第26-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面向对象的滑坡提取 | 第31-49页 |
3.1 影像分割 | 第31-33页 |
3.1.1 多尺度分割原理 | 第31-32页 |
3.1.2 最优尺度的选择 | 第32-33页 |
3.2 对象特征分析 | 第33-37页 |
3.2.1 光谱特征 | 第34-35页 |
3.2.2 形状特征 | 第35-36页 |
3.2.3 纹理特征 | 第36-37页 |
3.3 面向对象分类方法 | 第37-39页 |
3.3.1 基于样本的分类方法 | 第37页 |
3.3.2 模糊分类 | 第37-39页 |
3.4 面向对象的滑坡提取实验 | 第39-48页 |
3.4.1 影像预处理 | 第39-40页 |
3.4.2 研究区影像分割 | 第40-42页 |
3.4.3 滑坡特征提取 | 第42-45页 |
3.4.4 面向对象的滑坡提取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变化检测与面向对象相结合的滑坡体提取 | 第49-57页 |
4.1 变化检测与面向对象相结合的滑坡体提取原理 | 第49-50页 |
4.2 滑坡提取实验 | 第50-54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汶川地震群滑坡提取实验 | 第57-69页 |
5.1 研究区与数据 | 第57-58页 |
5.2 基于像素级变化检测的滑坡提取 | 第58-61页 |
5.3 面向对象的滑坡提取 | 第61-63页 |
5.4 变化检测与面向对象结合的滑坡体提取 | 第63-66页 |
5.5 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