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茄果类论文--番茄(西红柿)论文

番茄果胶裂解酶及S-腺苷高半胱氨酸水解酶基因在果实成熟中的功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缩略词列表第10-11页
1 绪论第11-23页
    1.1 文献综述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7页
        1.1.1 番茄果实成熟及软化第11-13页
        1.1.2 果胶及其相关酶类在植物中的研究第13-15页
        1.1.3 S-腺苷高半胱氨酸水解酶的相关研究第15-17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1.2.1 研究目的第17页
        1.2.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8-23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1.3.2 技术路线第20-23页
2 番茄果胶裂解酶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Sl PL的功能研究第23-65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3-40页
        2.2.1 材料第23-24页
        2.2.2 主要设备﹑试剂和溶液第24-26页
        2.2.3 方法第26-40页
    2.3 结果第40-62页
        2.3.1 番茄PL家族基因的鉴定及进化树分析第40-41页
        2.3.2 番茄PL家族基因的序列分析及表达模式预测第41-42页
        2.3.3 SlPL在野生型番茄各组织的表达模式第42-44页
        2.3.4 SlPL在成熟相关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第44页
        2.3.5 SlPL沉默后增强转基因果实硬度第44-46页
        2.3.6 抑制SlPL后同源基因的表达分析第46-48页
        2.3.7 抑制SlPL转基因果实细胞学观察第48-49页
        2.3.8 抑制SlPL增强果实采后耐贮性第49-51页
        2.3.9 抑制SlPL转基因果实抗灰霉病能力分析第51-54页
        2.3.10 抑制SlPL转基因果实抗青霉病能力分析第54-55页
        2.3.11 转基因番茄农艺指标的测定第55页
        2.3.12 转基因果实细胞壁成分的测定和抗氧化能力分析第55-58页
        2.3.13 成熟时期果实中细胞壁相关基因的定量检测第58-59页
        2.3.14 转基因果实Br+4 时期的表达谱差异表达基因(DGE)分析第59-60页
        2.3.15 表达谱数据的定量PCR验证第60-62页
    2.4 讨论第62-64页
    2.5 本章小结第64-65页
3 番茄S-腺苷高半胱氨酸水解酶 (SAHH)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第65-95页
    3.1 引言第65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65-72页
        3.2.1 材料第65页
        3.2.2 主要设备﹑试剂和溶液第65-66页
        3.2.3 方法第66-72页
    3.3 结果第72-90页
        3.3.1 番茄SAHH家族基因对不同激素的响应第72-74页
        3.3.2 番茄SAHH家族基因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第74-75页
        3.3.3 番茄SAHH家族基因在WT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分析第75-76页
        3.3.4 果实中SlSAHH家族基因对成熟相关激素的响应分析第76-78页
        3.3.5 SlSAHH2-OE植株中SlSAHH2的表达及SAHH酶活力分析第78-80页
        3.3.6 SlSAHH2的重组表达及其酶活力分析第80-81页
        3.3.7 SlSAHH2-OE番茄加速了果实成熟过程第81-82页
        3.3.8 SlSAHH2-OE影响了乙烯合成基因及成熟调控因子的表达第82-86页
        3.3.9 SlSAHH2-OE转基因果实的乙烯敏感性分析第86-87页
        3.3.10 SlSAHH2-OE转基因植株的乙烯敏感性分析第87-89页
        3.3.11 甲基化酶编码基因在SlSAHH2-OE破色期果实中的表达分析第89-90页
    3.4 讨论第90-92页
    3.5 本章小结第92-95页
4 结论与展望第95-99页
    4.1 主要结论第95-96页
    4.2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96页
    4.3 后续研究和展望第96-99页
致谢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1页
附录第111-119页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1页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11页
    C. 本文的附录文件第111-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紫花苜蓿铝胁迫响应基因MsMATE与MsSTOP1的功能与表达调控研究
下一篇:柑橘上两种重要细菌性病害的纳米磁珠分离检测体系的建立及黄龙病侵染柑橘的转录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