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量子点与光学腔耦合系统实现控制非门和量子克隆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插图目录 | 第10-11页 |
表格目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6页 |
第二章 量子逻辑门和量子克隆 | 第16-30页 |
2.1 量子逻辑门 | 第16-20页 |
2.1.1 单量子比特门 | 第16-18页 |
2.1.2 两量子比特门 | 第18-19页 |
2.1.3 多量子比特门 | 第19-20页 |
2.2 量子克隆 | 第20-30页 |
2.2.1 量子态的一般表示 | 第20-21页 |
2.2.2 量子不可克隆原理 | 第21-23页 |
2.2.3 概率克隆和近似克隆 | 第23-30页 |
第三章 实现电子之间的控制非门和量子实态克隆 | 第30-39页 |
3.1 量子点与双边光学腔的耦合作用 | 第30-33页 |
3.2 弱耦合条件下两电子之间的控制非门 | 第33-36页 |
3.3 实态克隆的实现 | 第36-39页 |
第四章 利用量子点光学腔系统实现远程实态克隆 | 第39-44页 |
4.1 纠缠通道的制备 | 第39-40页 |
4.2 远程克隆的实现 | 第40-44页 |
4.2.1 量子隐形传送 | 第40-41页 |
4.2.2 远程实态克隆 | 第41-44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44-46页 |
5.1 结论 | 第44-45页 |
5.2 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