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引言 | 第10-15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1-13页 |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 2 非相干数字全息术记录与再现原理 | 第15-23页 |
| 2.1 非相干数字全息图的记录与再现原理 | 第16-18页 |
| 2.2 基于FINCH非相干数字全息成像 | 第18-20页 |
| 2.3 物参比例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 第20-22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3 基于合成孔径的非相干数字全息成像系统 | 第23-42页 |
| 3.1 合成孔径非相干数字全息术记录与再现原理 | 第23-28页 |
| 3.2 点源合成孔径模拟仿真 | 第28-29页 |
| 3.3 子孔径加载方式对系统成像性能影响 | 第29-34页 |
| 3.3.1 加载单透镜掩膜模式模拟仿真 | 第30-31页 |
| 3.3.2 加载双透镜掩膜模式模拟仿真 | 第31-32页 |
| 3.3.3 加载单透镜,双透镜合成孔径掩模模式实验分析 | 第32-33页 |
| 3.3.4 加载十字型,四角型掩模模式模拟分析 | 第33-34页 |
| 3.4 中心子孔径对系统成像性能影响 | 第34-36页 |
| 3.4.1 去除中心子孔径的单透镜掩模模式合成孔径模拟仿真 | 第34页 |
| 3.4.2 去除中心子孔径的单透镜掩模模式合成孔径实验分析 | 第34-36页 |
| 3.5 再现过程对系统成像性能影响 | 第36-39页 |
| 3.5.1 相同位置掩模子全息图拼接方法对系统成像性能影响 | 第36-37页 |
| 3.5.2 不同位置掩膜子全息图拼接方法对系统成像性能影响 | 第37-39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2页 |
| 4 基于SLM的高分辨率大视场非相干数字全息成像系统 | 第42-46页 |
| 4.1 高分辨率大视场非相干数字全息发展动态 | 第42-43页 |
| 4.2 基于SLM的大视场非相干数字全息系统成像质量研究 | 第43-45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46-48页 |
| 5.1 总结 | 第46-47页 |
| 5.2 展望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个人简历与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