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8-1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8-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9页 |
1.3.3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9-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2.1 人际关系形成 | 第11-13页 |
2.1.1 人际关系的界定 | 第11-12页 |
2.1.2 人际关系形成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2 自我表露的概述 | 第13-21页 |
2.2.1 自我表露的界定 | 第13-14页 |
2.2.2 自我表露的相关理论观点 | 第14-16页 |
2.2.3 自我表露的类型 | 第16-17页 |
2.2.4 自我表露的评价尺度 | 第17页 |
2.2.5 自我表露测量的主要方法 | 第17-18页 |
2.2.6 自我表露的功能 | 第18-19页 |
2.2.7 自我表露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2.3 文献研究述评 | 第21-23页 |
3 相亲过程自我表露效果模型的构建 | 第23-34页 |
3.1 相亲过程自我表露效果模型假设 | 第23-24页 |
3.2 东方卫视《百里挑一》、《谁能百里挑一》节目概述 | 第24页 |
3.3 样本选取及访谈提纲设计 | 第24-27页 |
3.3.1 研究对象 | 第24-25页 |
3.3.2 访谈提纲设计 | 第25-26页 |
3.3.3 访谈提纲问项设计 | 第26-27页 |
3.4 访谈提纲的前测与修正 | 第27-34页 |
3.4.1 小样本数据分析 | 第27-34页 |
4 实证分析 | 第34-49页 |
4.1 数据分析 | 第34-44页 |
4.1.1 样本统计和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 第34-36页 |
4.1.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36-37页 |
4.1.3 相关分析 | 第37-42页 |
4.1.4 回归分析 | 第42-44页 |
4.2 理论假设的验证情况 | 第44页 |
4.3 研究结果 | 第44-49页 |
4.3.1 研究模型修正 | 第45-46页 |
4.3.2 自我表露各项因子对相亲结果影响的讨论 | 第46-49页 |
5 讨论 | 第49-55页 |
5.1 研究结果再思考 | 第49-51页 |
5.2 建议与对策 | 第51-53页 |
5.3 研究局限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