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果树病虫害论文--坚果类病虫害论文

核桃炭疽病的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文献综述第12-19页
    1.1 核桃概述第12-15页
        1.1.1 栽培历史和现状第12页
        1.1.2 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第12-13页
        1.1.3 核桃的重要价值第13-15页
            1.1.3.1 核桃的营养价值第13页
            1.1.3.2 核桃的经济价值第13-14页
            1.1.3.3 核桃的药用价值第14-15页
            1.1.3.4 核桃的生态价值第15页
    1.2 核桃主要病害第15-18页
        1.2.1 核桃炭疽病第15-16页
        1.2.2 核桃黑斑病第16-17页
        1.2.3 核桃腐烂病第17-18页
        1.2.4 核桃枝枯病第18页
    1.3 核桃炭疽病研究进展第18-19页
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9页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9-20页
    3.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3.2 技术路线第20页
4 材料与方法第20-28页
    4.1 供试材料第20-22页
        4.1.1 供试菌株第21页
        4.1.2 供试杀菌剂第21页
        4.1.3 供试培养基第21-22页
    4.2 试验方法第22-28页
        4.2.1 核桃炭疽病田间调查第22-25页
            4.2.1.1 调查地点第22页
            4.2.1.2 调查内容及方法第22-25页
        4.2.2 室内药剂筛选第25-26页
            4.2.2.1 杀菌剂混合液的制备第25-26页
            4.2.2.2 杀菌剂对核桃炭疽病的抑制作用测定第26页
        4.2.3 田间防治试验第26-28页
            4.2.3.1 试验地点第27页
            4.2.3.2 杀菌剂组合设计第27页
            4.2.3.3 施药时间及周期第27页
            4.2.3.4 施药设计及方法第27页
            4.2.3.5 调查指标第27-28页
5 结果与分析第28-44页
    5.1 核桃炭疽病田间调查结果第28-32页
        5.1.1 核桃炭疽病发病规律第28-29页
        5.1.2 海拔高度与感病的关系第29-30页
        5.1.3 生态环境与感病的关系第30页
        5.1.4 品种与感病的关系第30-31页
        5.1.5 栽培管理与感病的关系第31-32页
        5.1.6 生长发育与感病的关系第32页
    5.2 室内药剂筛选结果第32-33页
    5.3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第33-44页
        5.3.1 不同配方对3个品种炭疽病感病率的动态变化第33-37页
        5.3.2 不同配方对3个品种炭疽病病情指数的动态变化第37-40页
        5.3.3 不同施药周期下3个品种各配方的感病率第40-42页
        5.3.4 不同施药周期下3个品种各配方的病情指数第42-44页
6 讨论第44-49页
    6.1 核桃炭疽病的发病规律第44-45页
    6.2 核桃炭疽病的发病原因探讨第45-46页
    6.3 核桃炭疽病病原菌室内药剂筛选第46-47页
    6.4 杀菌剂对核桃炭疽病的田间防效第47-49页
7 结论第49-50页
    7.1 核桃炭疽病发病规律第49页
    7.2 核桃炭疽病发病原因第49页
    7.3 核桃炭疽病室内毒力最佳杀菌剂第49页
    7.4 田间防治核桃炭疽病最佳杀菌剂组合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7页
致谢第57-5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DTA对地被竹的Pb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碱性土对GF677与毛桃叶绿素合成及光合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