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我国第三方电子支付风险研究--以操作风险为核心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7-8页
        一、研究背景第7-8页
        二、研究意义第8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8-11页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第8-11页
        二、总结第11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11-12页
    第四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2-13页
第二章 我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的现状与特征第13-22页
    第一节 我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发展现状第13-16页
        一、市场规模第13-15页
        二、市场竞争格局第15-16页
    第二节 我国第三方电子支付的双边市场特征第16-18页
        一、双边市场内涵第16-17页
        二、双边市场的特征第17-18页
    第三节 我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产生的理论解释第18-22页
        一、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第18-19页
        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后果第19-20页
        三、第三方电子支付对信息不对称的解决第20-22页
第三章 第三方电子支付的风险分析第22-30页
    第一节 风险种类第22-27页
        一、市场风险第22-23页
        二、流动性风险第23页
        三、信用风险第23-24页
        四、操作风险第24-27页
    第二节 与传统支付方式的风险比较第27页
    第三节 第三方电子支付风险成因第27-30页
第四章 第三方电子支付操作风险度量第30-44页
    第一节 模型简介第30-33页
        一、VaR(风险价值)与ES(期望短缺)第30-31页
        二、最大值模型(BMM)和超阈值模型(POT)第31-33页
    第二节 实证分析第33-40页
        一、基础数据分析第33-34页
        二、BMM模型测度风险第34-37页
        三、POT模型测度风险第37-40页
    第三节 操作风险原因分析第40-44页
第五章 国内外对第三方电子支付风险监管第44-52页
    第一节 我国第三方电子支付风险监管现状与问题第44-46页
        一、我国第三方电子支付风险监管现状第44-45页
        二、我国第三方电子支付风险监管成效第45-46页
        三、我国第三方电子支付风险监管问题第46页
    第二节 美国第三方电子支付风险监管现状第46-48页
    第三节 欧盟第三方电子支付监管现状第48-49页
    第四节 国外第三方电子支付监管的启示第49-52页
        一、企业重视内控建设,建立操作风险度量方法第49页
        二、以维护合法权益为主要目标第49-50页
        三、以多元化的监管模式为重要手段第50页
        四、丰富监管手段,创新监管模式第50-52页
第六章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附录A 我国第三方支付企业操作风险损失表第55-60页
附录B R语言相关程序及运行结果第60-61页
后记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游戏创意企业的竞争战略研究--不同战略视角下塑造持续性竞争优势
下一篇:施工企业资金回收的难题与对策研究--以核电项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