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9-13页 |
1.1.1 2003 到2015年间激增的BT债务加大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第9-10页 |
1.1.2 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第10-12页 |
1.1.3 BT债务与政府债务相比更复杂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4页 |
1.3 政府债务与BT债务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第18-28页 |
2.1 BT项目及BT债务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2.1.1 BT项目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2.1.2 BT债务研究现状 | 第19页 |
2.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综述 | 第19-22页 |
2.2.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研究 | 第20页 |
2.2.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研究 | 第20-21页 |
2.2.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 | 第21-22页 |
2.3 系统动力学方法 | 第22-26页 |
2.3.1 系统动力学起源 | 第22页 |
2.3.2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第22-24页 |
2.3.3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第24-25页 |
2.3.4 系统动力学软件 | 第25页 |
2.3.5 系统动力学研究综述 | 第25-26页 |
2.4 能量释放理论 | 第26-28页 |
第三章 BT债务风险系统模型的构建 | 第28-42页 |
3.1 BT债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30页 |
3.1.1 BT债务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29页 |
3.1.2 BT债务偿还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0页 |
3.2 BT债务风险指标与阈值确定 | 第30-35页 |
3.2.1 BT债务风险指标筛选 | 第30-33页 |
3.2.2 BT债务风险指标阈值及权重的确定 | 第33-35页 |
3.3 BT债务风险系统因果关系图绘制 | 第35-38页 |
3.3.1 社会经济子系统 | 第35-36页 |
3.3.2 BT债务规模子系统 | 第36-37页 |
3.3.3 BT债务风险度量子系统 | 第37-38页 |
3.4 BT债务风险系统仿真设计 | 第38-42页 |
3.4.1 BT债务风险系统模型 | 第38-39页 |
3.4.2 主要变量说明及函数表达式 | 第39-42页 |
第四章 BT债务风险测量的案例分析 | 第42-54页 |
4.1 案例背景 | 第42页 |
4.2 模型假设与说明 | 第42-46页 |
4.2.1 模型假设 | 第42-43页 |
4.2.2 模型说明 | 第43-46页 |
4.3 模型检验 | 第46-47页 |
4.4 BT债务风险能量度量 | 第47页 |
4.5 BT债务风险敏感性分析 | 第47-54页 |
4.5.1 利率波动的影响 | 第48-49页 |
4.5.2 工程建设成本变动的影响 | 第49-50页 |
4.5.3 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 第50-52页 |
4.5.4 人口水平变动的影响 | 第52-54页 |
第五章 BT债务风险控制优化措施及对PPP项目风险控制的启示 | 第54-62页 |
5.1 BT债务风险控制优化措施 | 第54-58页 |
5.1.1 合理控制工程建设成本降低BT债务风险 | 第54-55页 |
5.1.2 预测利率变化趋势确定合理的投资回报率 | 第55-56页 |
5.1.3 采取合理的土地政策增强BT债务偿还能力 | 第56-57页 |
5.1.4 采取合理的税收政策增强BT债务偿还能力 | 第57-58页 |
5.2 PPP项目风险控制启示 | 第58-62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 第62-6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2-63页 |
6.2 研究局限性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附录 | 第70-81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