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约谈问题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一、 一个案例引发的思考 | 第10-12页 |
| (一) 事实经过 | 第10页 |
| (二) 处理结果 | 第10页 |
| (三) 经验总结 | 第10-11页 |
| (四) 案例引发的思考 | 第11-12页 |
| 二、 揭开行政约谈的面纱 | 第12-18页 |
| (一) 行政约谈的概念 | 第12-13页 |
| (二) 行政约谈的要素 | 第13-15页 |
| (三) 行政约谈的运作过程 | 第15页 |
| (四) 行政约谈的作用 | 第15-18页 |
| 三、 行政约谈的主要适用领域及其成效分析 | 第18-22页 |
| (一) 行政约谈在实践中的主要适用领域 | 第18-19页 |
| (二) 行政约谈实施成效 | 第19-22页 |
| 四、 行政约谈面临的困境分析 | 第22-33页 |
| (一) 目前行政约谈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25页 |
| 1. 行政约谈选择适用问题 | 第22-23页 |
| 2. 行政约谈的效力问题 | 第23-24页 |
| 3. 行政约谈异化问题 | 第24-25页 |
| (二) 行政约谈问题的不良倾向 | 第25-29页 |
| 1. 行政约谈的辩诉交易化倾向 | 第25-26页 |
| 2. 行政约谈的反法治化倾向 | 第26-29页 |
| (三)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3页 |
| 1. 立法位阶低而混乱 | 第29-30页 |
| 2. 程序规范缺乏 | 第30-31页 |
| 3. 配套机制不健全 | 第31-32页 |
| 4. 法治基础薄弱,执法人员认识不足 | 第32-33页 |
| 五、 行政约谈的理论定位 | 第33-37页 |
| (一) 学界既有理论定位及分析 | 第33-35页 |
| (二) 作为过程的行政约谈定位 | 第35-37页 |
| 六、 行政约谈的法治化建议 | 第37-45页 |
| (一) 行政约谈制度化的必要性 | 第37-39页 |
| (二) 我国行政约谈制度的构想与建议 | 第39-45页 |
| 1. 行政约谈实体法规制建议 | 第39-40页 |
| 2. 行政约谈程序法规制建议 | 第40-42页 |
| 3. 行政约谈救济途径建议 | 第42-45页 |
| 结语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