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碳纳米管表面含氧官能团和杂原子掺杂对异丙苯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7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纳米碳材料的表面功能化第12-18页
        1.2.1 物理改性第12-13页
        1.2.2 化学改性第13-17页
            1.2.2.1 液相氧化方法第13-15页
            1.2.2.2 气相氧化方法第15-16页
            1.2.2.3 等离子体氧化法第16-17页
        1.2.3 碳材料表面杂原子(氮、磷、硼)掺杂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1.3 碳材料表面基团和缺陷对催化活性影响的研究现状第18-24页
        1.3.1 烃类氧化脱氢反应第18-20页
        1.3.2 液相氧化反应第20-23页
        1.3.3 水中污染物降解第23-24页
        1.3.4 其他化学品的合成第24页
    1.4 碳材料表面含氧官能团作为自由基捕获剂的研究进展第24-25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25-27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第27-33页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27-28页
        2.1.1 实验试剂第27-28页
        2.1.2 实验仪器第28页
    2.2 催化剂表征方法第28-30页
        2.2.1 低温N_2吸附比表面积分析(BET)第28页
        2.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8-29页
        2.2.3 拉曼光谱表征(Raman)第29页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9页
        2.2.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9页
        2.2.6 热重分析(TG)第29页
        2.2.7 能量散射谱(EDS)第29-30页
    2.3 异丙苯催化氧化反应的过程和产物分析第30-33页
        2.3.1 异丙苯氧化实验过程第30页
        2.3.2 反应产物的定性定量分析过程第30-33页
第三章 碳纳米管表面含氧官能团对异丙苯液相氧化反应作用机制的研究第33-51页
    3.1 引言第33-34页
    3.2 实验部分第34-3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5-50页
        3.3.1 氧化碳纳米管的表征与催化性能测试第35-46页
        3.3.2 表面含氧基团对异丙苯自由基反应作用机制的讨论第46-50页
    3.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杂原子掺杂碳纳米管的制备、表征及异丙苯液相氧化性能研究第51-68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掺杂碳纳米管的制备第51-53页
        4.2.1 磷掺杂碳纳米管的制备第51-52页
        4.2.2 氮掺杂碳纳米管的制备第52页
        4.2.3 磷氮共掺杂碳纳米管的制备第52-53页
    4.3 掺杂碳纳米管的表征第53-63页
        4.3.1 掺杂碳纳米管的结构表征第53-56页
        4.3.2 掺杂碳纳米管成分和含量的表征第56-60页
        4.3.3 掺杂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BET)表征第60-61页
        4.3.4 掺杂碳纳米管的Raman分析第61-63页
    4.4 杂原子修饰碳纳米管对异丙苯催化氧化性能测试第63-67页
        4.4.1 CVD法制备掺杂碳纳米管的催化性能测试第63-65页
        4.4.2 热分解法制备掺杂碳纳米管的催化性能测试第65-66页
        4.4.3 水热法制备掺杂碳纳米管的催化性能测试第66-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附件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纽带管内流体强化换热及抗垢特性研究
下一篇:过渡金属氧化物(Fe203、NiO、ZnO)柱层状HMW06(M=Nb,Ta)的制备及其在罗丹明B光降解反应中的催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