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2-1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2页 |
二、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30页 |
第一节 创业研究的发展 | 第16-18页 |
第二节 人格特质理论研究综述 | 第18-22页 |
一、成就需要 | 第19-20页 |
二、风险承担 | 第20-21页 |
三、创业警觉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创业自我效能理论综述 | 第22-26页 |
一、创业自我效能的概念 | 第22-24页 |
二、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维度 | 第24-25页 |
三、增强自我效能的四大途径 | 第25-26页 |
第四节 解释风格理论综述 | 第26-30页 |
一、解释风格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 第26-27页 |
二、归因维度 | 第27-28页 |
三、解释风格的测量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第30-34页 |
第一节 理论推演和假设的提出 | 第30-33页 |
一、人格特质对创业自我效能的影响 | 第30-32页 |
二、解释风格对人格特质和创业自我效能的调节作用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模型构建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34-40页 |
第一节 相关构念界定及维度选择 | 第34-35页 |
第二节 问卷设计 | 第35-37页 |
一、人格特质量表 | 第35-36页 |
二、创业自我效能量表 | 第36-37页 |
三、解释风格量表 | 第37页 |
第三节 数据收集 | 第37-38页 |
第四节 数据处理分析方法 | 第38-40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40-58页 |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0-41页 |
第二节 信效度检验 | 第41-47页 |
一、信度检验 | 第41-42页 |
二、效度检验 | 第42-47页 |
第三节 相关性分析 | 第47页 |
第四节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第47-55页 |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第一次修正 | 第49-52页 |
三、结构方程模型的第二次修正 | 第52-53页 |
四、最终模型分析结果 | 第53-54页 |
五、调节效应的检验 | 第54-55页 |
第五节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5-58页 |
一、各变量的信度效度检验结果 | 第55页 |
二、研究模型结论解释 | 第55-58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管理建议和展望 | 第58-62页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58-59页 |
一、人格特质对创业自我效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二、解释风格对人格特质各维度和创业自我效能关系的调节作用 | 第59页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第59-60页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第60-62页 |
一、研究局限 | 第60页 |
二、未来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附录 | 第69-73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