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NVIF协议的井下电视客户端应用开发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和技术现状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第二章 井下电视客户端相关技术概述 | 第12-22页 |
2.1 井下电视系统介绍 | 第12-13页 |
2.2 客户端管理技术介绍 | 第13-15页 |
2.2.1 WebService相关介绍 | 第13-14页 |
2.2.2 IP组播技术介绍 | 第14-15页 |
2.3 视频采集技术 | 第15-16页 |
2.4 流媒体传输技术 | 第16-18页 |
2.4.1 RTSP传输协议 | 第16-17页 |
2.4.2 RTP/RTCP传输协议 | 第17-18页 |
2.5 视频的编解码技术 | 第18-20页 |
2.5.1 H.264编码技术 | 第19-20页 |
2.5.2 ffmepg解码技术 | 第20页 |
2.6 VLC介绍 | 第20-21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系统整体设计 | 第22-27页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2页 |
3.2 总体方案设计 | 第22-23页 |
3.3 开发环境的搭建 | 第23-26页 |
3.3.1 WebService服务框架搭建 | 第23-25页 |
3.3.2 视频流解码环境搭建 | 第25页 |
3.3.3 vlc开发环境的搭建 | 第25-2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四章 ONVIF模块开发 | 第27-35页 |
4.1 设备发现模块开发 | 第27-28页 |
4.2 设备管理模块开发 | 第28-30页 |
4.3 媒体服务模块开发 | 第30-32页 |
4.3.1 获取实时媒体流 | 第31-32页 |
4.4 Web服务器的开发 | 第32-34页 |
4.4.1 Web服务实现的原理 | 第32-33页 |
4.4.2 Web服务器的开发 | 第33-3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五章 主要功能模块的开发 | 第35-50页 |
5.1 媒体流的解码 | 第35-36页 |
5.2 视频预览及多屏显示模块 | 第36-38页 |
5.2.1 视频预览模块 | 第36-37页 |
5.2.2 多屏显示模块 | 第37-38页 |
5.3 视频的抓图模块实现 | 第38-39页 |
5.4 视频的录像存储实现 | 第39-40页 |
5.4.1 录像功能实现 | 第39-40页 |
5.4.2 视频存储功能实现 | 第40页 |
5.5 PTZ控制的实现 | 第40-43页 |
5.6 OSD叠加字幕功能实现 | 第43-47页 |
5.6.1 对视频流解码处理 | 第43-44页 |
5.6.2 对媒体流的编码处理 | 第44-45页 |
5.6.3 OSD叠加字幕功能实现 | 第45-47页 |
5.7 客户端的实现 | 第47-49页 |
5.7.1 编译VLC源码 | 第47-48页 |
5.7.2 客户端模块 | 第48-49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第50-55页 |
6.1 测试设备与环境 | 第50页 |
6.2 功能模块测试 | 第50-53页 |
6.2.1 设备的发现测试 | 第50-51页 |
6.2.2 实时媒体流的获取及播放测试 | 第51页 |
6.2.3 视频预览模块测试 | 第51-52页 |
6.2.4 云台控制功能测试 | 第52-53页 |
6.2.5 OSD显示功能测试 | 第53页 |
6.3 应用测试 | 第53-5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7.1 结论 | 第55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