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苯酚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0-22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第10-13页
        1.2.1 物理法第11页
        1.2.2 化学法第11-13页
        1.2.3 生物法第13页
    1.3 分子印迹技术第13-16页
        1.3.1 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第14-15页
        1.3.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聚合方法第15页
        1.3.3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过程第15-16页
    1.4 分子印迹膜第16-18页
        1.4.1 分子印迹膜的传质机理第16-17页
        1.4.2 分子印迹膜的分类第17页
        1.4.3 分子印迹膜的应用第17-18页
    1.5 金属离子配位印迹聚合物第18-19页
        1.5.1 金属配位作用的优点第18-19页
        1.5.2 金属离子配位印迹聚合物的应用第19页
    1.6 磁性分子印迹技术第19-21页
        1.6.1 Fe_3O_4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第19-20页
        1.6.2 磁性分子印迹的应用第20-21页
    1.7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内容第21-22页
        1.7.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21页
        1.7.2 课题研究的内容第21-22页
第2章 苯酚分子印迹膜的制备第22-36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实验部分第22-26页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22-23页
        2.2.2 苯酚分子印迹膜的制备第23-24页
        2.2.3 苯酚分子印迹膜制备条件优化第24-25页
        2.2.4 苯酚分子印迹膜的表征第25页
        2.2.5 动力学吸附实验第25页
        2.2.6 热力学吸附实验第25页
        2.2.7 渗透和选择渗透性实验第25-26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6-34页
        2.3.1 苯酚溶液标准曲线第26-27页
        2.3.2 苯酚分子印迹膜制备条件优化第27-30页
        2.3.3 膜表面形态分析第30页
        2.3.4 动力学吸附实验分析第30-31页
        2.3.5 热力学吸附实验分析及Scatchard分析第31-33页
        2.3.6 渗透性实验和选择渗透性实验分析第33-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3章 金属离子配位苯酚印迹聚合物的制备第36-50页
    3.1 引言第36-37页
    3.2 实验部分第37-39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37-38页
        3.2.2 金属配位印迹聚合物的制备第38页
        3.2.3 聚合物的分析和表征第38页
        3.2.4 动力学吸附实验第38-39页
        3.2.5 热力学吸附实验第39页
        3.2.6 选择性吸附实验第39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9-49页
        3.3.1 紫外光谱分析第39-41页
        3.3.2 FT-IR分析第41-42页
        3.3.3 SEM分析第42-43页
        3.3.4 动力学吸附实验分析第43页
        3.3.5 热力学吸附实验和Scatchard分析第43-45页
        3.3.6 不同底物对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第45-47页
        3.3.7 不同阴阳离子对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第47页
        3.3.8 选择性吸附实验分析第47-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苯酚磁性印迹聚合物的制备第50-66页
    4.1 引言第50页
    4.2 实验部分第50-54页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50-52页
        4.2.2 Fe_3O_4纳米粒子的制备第52页
        4.2.3 改性Fe_3O_4纳米粒子的制备第52页
        4.2.4 苯酚磁性印迹聚合物的制备第52-53页
        4.2.5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征第53页
        4.2.6 动力学吸附实验第53页
        4.2.7 热力学吸附实验第53页
        4.2.8 选择性吸附实验第53-54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4-65页
        4.3.1 XRD分析第54页
        4.3.2 SEM和TEM分析第54-55页
        4.3.3 FT-IR分析第55-56页
        4.3.4 VSM分析第56-57页
        4.3.5 动力学吸附和动力学吸附模型分析第57-60页
        4.3.6 热力学吸附实验和等温吸附模型分析第60-63页
        4.3.7 选择性吸附实验分析第63-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5.1 结论第66-67页
    5.2 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信任视角下的生鲜电商消费者购买决策研究
下一篇:硼同位素分离过程的计算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