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10页 |
1.1.2 小学低年级是农村儿童发展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期 | 第10页 |
1.1.3 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亟待加强和改进 | 第10-11页 |
1.1.4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农村小学实施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条件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25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7-25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5-26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25页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25-26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6-2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28-35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28-31页 |
2.1.1 口语交际教学相关概念 | 第28-29页 |
2.1.2 信息化教学策略相关概念 | 第29-31页 |
2.1.3 语文口语交际信息化教学策略 | 第3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31-35页 |
2.2.1 会话策略理论 | 第31-32页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2-34页 |
2.2.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信息化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35-51页 |
3.1 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信息化教学现状调查的设计 | 第35-36页 |
3.1.1 教师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35页 |
3.1.2 学生访谈提纲的设计 | 第35-36页 |
3.1.3 实地考察计划 | 第36页 |
3.2 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信息化教学现状调查的实施 | 第36-37页 |
3.2.1 教师调查问卷的实施 | 第36-37页 |
3.2.2 学生访谈的实施 | 第37页 |
3.2.3 实地考察的实施 | 第37页 |
3.3 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信息化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第37-49页 |
3.3.1 教师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37-43页 |
3.3.2 学生访谈结果的分析 | 第43-48页 |
3.3.3 实地考察结果及分析 | 第48-49页 |
3.4 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信息化教学现状总结 | 第49-51页 |
1.农村小学具备信息化教学的条件 | 第49页 |
2.农村小学语文有开展口语交际教学但质量有待提高 | 第49-50页 |
3.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信息化教学策略的制定 | 第51-66页 |
4.1 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信息化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 | 第51-56页 |
4.1.1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理念与原则 | 第51-52页 |
4.1.2 小学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与要求 | 第52-53页 |
4.1.3 小学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材特点 | 第53-54页 |
4.1.4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 第54-56页 |
4.1.5 农村小学的信息化教学条件 | 第56页 |
4.2 农村低年级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信息化教学策略 | 第56-66页 |
4.2.1 创设有针对性的信息化口语交际教学情境 | 第56-58页 |
4.2.2 灵活选择口语交际话题 | 第58-60页 |
4.2.3 设计多样化的口语交际活动 | 第60-63页 |
4.2.4 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口语交际教学过程展开 | 第63-64页 |
4.2.5 鼓励学生参与口语交际课堂评价总结环节 | 第64-66页 |
第五章 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信息化教学策略的教学应用实验 | 第66-88页 |
5.1 教学实验的设计 | 第66-72页 |
5.1.1 实验目的 | 第66页 |
5.1.2 实验对象 | 第66-67页 |
5.1.3 实验变量与假设 | 第67-68页 |
5.1.4 测量工具的编制 | 第68-71页 |
5.1.5 实验模式与实验流程设计 | 第71页 |
5.1.6 教材内容简介 | 第71-72页 |
5.2 教学实验的实施 | 第72-88页 |
5.2.1 前测 | 第72-73页 |
5.2.2 教学实验过程及教学策略的应用 | 第73-86页 |
5.2.3 后测 | 第86-88页 |
第六章 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与结果讨论 | 第88-97页 |
6.1 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88-91页 |
1.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数据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 第88页 |
2.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数据的差异性检验 | 第88-89页 |
3.对照班前测与后测数据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 第89-90页 |
4.实验班前测与后测数据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 第90-91页 |
6.2 实验班典型学生的个案分析 | 第91-94页 |
6.2.1 个案初始状态的描述 | 第91页 |
6.2.2 个案课堂表现变化 | 第91-92页 |
6.2.3 个案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测试成绩变化 | 第92-94页 |
6.3 日常观察与访谈结果分析 | 第94-95页 |
6.3.1 学生对上课情况的反应 | 第94页 |
6.3.2 学生对口语交际学习态度的变化 | 第94-95页 |
6.4 实验结果讨论与实验结论 | 第95-97页 |
6.4.1 实验结果讨论 | 第95-96页 |
6.4.2 实验结论 | 第96-97页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不足与展望 | 第97-100页 |
7.1 研究总结 | 第97-98页 |
7.1.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97页 |
7.1.2 研究成果总结 | 第97页 |
7.1.3 教学经验总结 | 第97-98页 |
7.1.4 研究经验总结 | 第98页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98-100页 |
7.2.1 研究的不足 | 第98-99页 |
7.2.2 研究展望 | 第99-100页 |
注释 | 第100-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7页 |
附录 | 第107-126页 |
附录一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信息化教学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 第107-111页 |
附录二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信息化教学情况学生访谈提纲 | 第111-112页 |
附录三前测测试题目 | 第112-113页 |
附录四后测测试题目 | 第113-114页 |
附录五对照班口语交际教学教案 | 第114-120页 |
附录六实验班和对照班前、后测数据 | 第120-12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6-127页 |
致谢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