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红磷的制备与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英文摘要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引言第9页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9-11页
        1.2.1 锂电池的发展史第9-10页
        1.2.2 锂二次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10-11页
    1.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1-17页
        1.3.1 嵌入型负极材料第11-14页
        1.3.2 转换反应型负极材料第14页
        1.3.3 金属及合金化合物第14-17页
    1.4 研究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1.4.1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4.2 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仪器与试剂第19-22页
    2.1 实验试剂第19-20页
    2.2 实验仪器第20页
    2.3 合成材料表征手段第20-22页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第20-21页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第21页
        2.3.3 X射线衍射分析第21页
        2.3.4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第21页
        2.3.5 热重分析测试第21页
        2.3.6 循环伏安曲线分析第21页
        2.3.7 交流阻抗分析第21页
        2.3.8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21-22页
第三章 红磷/科琴黑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表征第22-33页
    3.1 引言第22页
    3.2 实验部分第22-24页
        3.2.1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第22-23页
        3.2.2 结构与形貌表征第23页
        3.2.3 电池的组装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3-2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4-31页
        3.3.1 KeC的多孔结构与与特性分析第24页
        3.3.2 不同合成方法对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第24-25页
        3.3.3 不同合成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影响第25-27页
        3.3.4 不同红磷含量对RP/KeC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表征第27-30页
        3.3.5 不同红磷含量对RP/Ke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影响第30-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四章 RP/KeC-RGO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33-40页
    4.1 引言第33页
    4.2 实验部分第33-34页
        4.2.1 RP/KeC-RGO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3页
        4.2.2 电池的组装及电化学测试第33-3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34-39页
        4.3.1 RGO的结构和极片表征第34-36页
        4.3.2 RP/KeC-RGO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第36-39页
    4.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8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储钠合金材料及全固态电解质的设计
下一篇:羧基功能化材料季胺化石墨烯量子点与果胶铯作为有机太阳能电池阴极界面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