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1.1 牙弓宽度的影响因素 | 第9-13页 |
1.1.1 错(牙合)畸形类型 | 第9-11页 |
1.1.2 遗传因素 | 第11页 |
1.1.3 年龄因素 | 第11页 |
1.1.4 口周肌肉 | 第11-12页 |
1.1.5 种族因素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第二章 维吾尔族与汉族正常(牙合)牙弓及基骨形态的对比研究 | 第13-21页 |
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14-16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14页 |
2.1.2 模型制取方法 | 第14页 |
2.1.3 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2.1.4 测量项目及方法 | 第15-16页 |
2.1.5 统计学分析 | 第16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16-19页 |
2.2.1 相应牙位FA点与WALA嵴点差值的比较 | 第16-17页 |
2.2.2 两个民族不同标志点牙弓宽度与基骨宽度比较分析 | 第17-18页 |
2.2.3 两个民族不同标志点牙弓与基骨宽度相关性分析 | 第18页 |
2.2.4 两个民族牙弓长度的比较分析 | 第18-19页 |
2.3 实验讨论 | 第19-21页 |
第三章 结论 | 第21-22页 |
3.1 主要结论 | 第21页 |
3.2 研究展望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27-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
临床病例汇报 | 第29-49页 |
病例一 | 第29-36页 |
病例二 | 第36-43页 |
病例三 | 第43-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