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玉米病虫害论文

诱导玉米抗弯孢菌叶斑病生防细菌的筛选鉴定及机理初探

中文摘要第10-12页
英文摘要第12-13页
第一章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及植物诱导抗性研究进展第14-24页
    1.1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危害和防治第14-17页
        1.1.1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分布与危害第14页
        1.1.2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症状第14-15页
        1.1.3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病原、侵染循环以及生物学特性第15-16页
        1.1.4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致病机制及防治方法第16-17页
    1.2 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研究进展第17-22页
        1.2.1 生物因子引起的诱导抗性第18-20页
        1.2.2 非生物因子引起的诱导抗性第20页
        1.2.3 植物诱导抗性机理研究进展第20-22页
    1.3 活性氧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作用第22-24页
        1.3.1 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与繁殖第22页
        1.3.2 加固寄主植物细胞壁第22页
        1.3.3 诱导植保素合成第22-23页
        1.3.4 引发植物过敏性坏死反应第23页
        1.3.5 调控防卫基因的表达第23-24页
第二章 诱导玉米抗弯孢菌叶斑病生防细菌的筛选第24-32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4-27页
        2.1.1 供试材料第24-25页
        2.1.2 试验方法第25-27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7-30页
        2.2.1 生防细菌发酵液包衣种子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田间防效第27-28页
        2.2.2 生防细菌发酵液包衣玉米种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第28页
        2.2.3 生防细菌发酵液包衣种子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盆栽防效第28-29页
        2.2.4 生防细菌发酵液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第29页
        2.2.5 生防细菌对玉米幼苗的促生作用第29-30页
    2.3 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诱导玉米抗弯孢菌叶斑病生防细菌的鉴定第32-4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2-34页
        3.1.1 供试材料第32-33页
        3.1.2 试验方法第33-34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4-40页
        3.2.1 菌株形态学特征鉴定结果第34-35页
        3.2.2 菌株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结果第35-36页
        3.2.3 生防细菌的16SrDNA分子鉴定结果第36-40页
    3.3 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Sneb2249诱导玉米抗弯孢菌叶斑病机理初探第41-59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2-45页
        4.1.1 供试材料第42-43页
        4.1.2 试验方法第43-45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5-56页
        4.2.1 H_2O_2含量变化第45-46页
        4.2.2 O_2~-含量变化第46-47页
        4.2.3 CAT酶活性变化第47-48页
        4.2.4 O_2~-清除率变化第48页
        4.2.5 RNA的提取第48-50页
        4.2.6 防卫基因的荧光定量曲线第50-52页
        4.2.7 防卫基因的相对表达分析第52-56页
    4.3 小结第56-59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59-63页
    5.1 诱导玉米抗弯孢菌叶斑病生防细菌的筛选第59-60页
    5.2 诱导玉米抗弯孢菌叶斑病生防细菌的鉴定第60页
    5.3 Sneb2249诱导玉米抗弯孢菌叶斑病机理初探第60-63页
参考文献第63-73页
致谢第73-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诱导小麦抗叶锈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作用机理初步研究
下一篇:诱导水稻抗稻瘟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机理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