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3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第10-23页 |
1.2.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1.2.2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1.3 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1.4 平衡计分卡适切性分析与优化 | 第25-26页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6-31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26-27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7-31页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31-32页 |
第二章 全国普通高校教育学院发展现状、类型与特点 | 第32-52页 |
2.1 全国层面教育学院的总体现状 | 第32-35页 |
2.2 省份层面教育学院的具体现状 | 第35-45页 |
2.3 全国普通高校教育学院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 第45-48页 |
2.4 教育学院发展的SWOT分析 | 第48-52页 |
第三章 基于BSC的教育学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建与遴选 | 第52-59页 |
3.1 基于BSC的教育学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之初步构建 | 第52-56页 |
3.1.1 财务(Financial)维度指标的初步构建 | 第52-53页 |
3.1.2 顾客(Customer)维度指标的初步构建 | 第53-54页 |
3.1.3 内部流程(InternalProcesses)维度指标的初步构建 | 第54-55页 |
3.1.4 学习和成长(LearningandGrowth)维度指标的初步构建 | 第55-56页 |
3.2 基于德尔菲法的初建指标之遴选 | 第56-59页 |
第四章 基于BSC的教育学院绩效评价体系优化与确立 | 第59-80页 |
4.1 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EFA)的问卷编制与试测 | 第59-68页 |
4.2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的初建指标之优化 | 第68-75页 |
4.3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最终指标体系之确立 | 第75-8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4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80页 |
5.2 研究不足 | 第80-81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81-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附录A 全国各省教育学院名单 | 第90-107页 |
附录B 教育学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试测) | 第107-109页 |
附录C 教育学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完善) | 第109-11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1-112页 |
致谢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