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普鲁士蓝类配合物催化苯乙烯环氧化机理的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9页
    1.1 普鲁士蓝及普鲁士蓝类配合物第12-22页
        1.1.1 普鲁士蓝及普鲁士蓝类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第12-15页
        1.1.2 普鲁士蓝及普鲁士蓝类配合物的应用第15-17页
        1.1.4 普鲁士蓝及普鲁士蓝类配合物的理论研究第17-22页
    1.2 苯乙烯催化环氧化反应的简介第22-27页
        1.2.1 环氧苯乙烷与苯乙烯的性质和应用第22-24页
        1.2.2 苯乙烯环氧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第24-27页
    1.3 研究方法第27-31页
        1.3.1 密度泛函理论第28页
        1.3.2 VASP计算软件第28-29页
        1.3.3 高斯计算软件第29-30页
        1.3.4 计算模型第30-31页
        1.3.5 催化反应过渡态搜索方法第31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31-33页
    参考文献第33-39页
第二章 FeCoPBAS及CoFePBAS催化苯乙烯环氧化的团簇模型第39-64页
    2.1 FeCoPBAs的催化机理第39-53页
        2.1.1 计算方法与模型第39-40页
        2.1.2 总反应热的计算第40-41页
        2.1.3 路径Ⅰ及路径Ⅱ:Fe、Co催化位点催化机理的比较第41-45页
        2.1.4 路径Ⅲ:Fe、Co催化位点催化机理的比较第45-52页
        2.1.5 副产物的合成机理第52-53页
    2.2 CoFePBAs的催化机理第53-60页
        2.2.1 计算方法与模型第53-56页
        2.2.2 Fe、Co催化位点催化机理的比较第56-60页
    2.3 不同金属中心对催化机理的影响第60-61页
    2.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4页
第三章 FeCOPBAS催化苯乙烯环氧化的层板模型第64-91页
    3.1 计算模型的建立与计算参数的设置第64-69页
        3.1.1 CoFePBAs晶胞计算模型的建立第64-65页
        3.1.2 CoFePBAs晶面计算模型的建立第65-68页
        3.1.3 计算参数的设置第68-69页
    3.2 晶胞结构及其电子结构分析第69-72页
        3.2.1 CoFePBAs的电子排布方式和晶胞结构第69-70页
        3.2.2 CoFePBAs晶胞的电子结构第70-71页
        3.2.3 CoFePBAs与FeCoPBAs晶胞的态密度分析第71-72页
    3.3 不同晶面的结构及反应物种的吸附第72-81页
        3.3.1 不同晶面的结构第72-73页
        3.3.2 反应物种的吸附第73-81页
    3.4 (111)及(-111)晶面发生苯乙烯环氧化的反应机理第81-88页
        3.4.1 (111)晶面Co位点发生苯乙烯环氧化的反应机理第81-85页
        3.4.2 (-111)晶面Fe位点发生苯乙烯环氧化的反应机理第85-88页
        3.4.3 比较Co位点与Fe位点的反应活化能及反应热第88页
    3.5 本章小结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1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1-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铜/钴催化三组分合成吡唑类化合物的反应研究
下一篇:基于BINOL硼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荧光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