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理论论文--建筑科学基础理论论文--建筑空间理论论文

公共建筑中的边庭空间研究

前言第8-10页
第一章 边庭的产和发展第10-33页
    第一节 本文所论及的边庭第10-12页
    第二节 从中庭派生出的边庭第12-17页
        一、 加顶的庭院和街道第12-14页
            温室的启发第12页
            第一代中庭的发展第12-13页
            单一的空间形式——没有边庭产生第13-14页
        二、 边庭从第二代中庭中产生第14-17页
            波特曼中庭空间第14-15页
            新的形式——边庭第15-17页
    第三节 作为“中间体”的边庭第17-24页
        一、 黑川的“灰的建筑”理念第17-21页
            利休灰第17-19页
            内部和外部的共生——中间领域第19-21页
        二、 新的边庭的实践第21-24页
            福冈银行总部第21-23页
            深圳华夏艺术中心第23-24页
    第四节 向空中发展的边庭第24-29页
        一、 未来主义以及对巨构建筑的崇拜第24-26页
            思潮第24-25页
            表现巨构——空中边庭第25-26页
        二、 生态化的“空中花园”第26-29页
    第五节 边庭的发展走向生态化第29-31页
        一、 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第29页
        二、 边庭空间适宜于生态化第29-31页
    小结第31-33页
第二章 边庭在建筑中的布置型式第33-50页
    第一节 边庭的分类第33-41页
        一、 全围护的“边中庭”的分类第33-36页
            按平面位置与形式分第33-35页
            按剖面形态分第35-36页
        二、 作为“中间领域”的边庭的分类第36-39页
            按平面型式分第36-37页
            按顶界面型式分第37-39页
        三、 空中边庭的分类第39-41页
            按围合形式第39-40页
            按平面布置第40-41页
    第二节 边庭在公共建筑中的布置形式第41-50页
        一、 单个边庭的布置第41-44页
            兼作入口门厅的交通型布局第41-42页
            作为公共活动中心的边庭布置第42-43页
            作为次要活动中心的边庭布置第43-44页
        二、 边庭的组合布置第44-50页
            相似的边庭之间的组合第44-45页
            边庭与中庭的组合第45-48页
            不同种边庭的连续性组合第48-50页
第三章 边庭的空间形态特点第50-58页
    第一节 界面的特点第50-56页
        一、 顶界面的多样性第50-52页
            实体的项界面第50-51页
            透明及半透明的顶界面第51-52页
            顶界面与开敞侧边可融合第52页
        二、 非物质化的透明性第52-56页
            透明——非物质性第52-54页
            透视——视觉对复杂信息的渴求第54-56页
    第二节 对建筑外部造型的贡献第56-58页
        一、 表皮与建筑表皮基本平齐的设计第56页
        二、 突出建筑表面的镶嵌式第56-57页
        三、 凹入式——“巨洞”第57-58页
第四章 边庭的环境控制第58-69页
    第一节 气候控制第58-61页
        一、 冬季的采暖第58-59页
        二、 夏季的降温第59-61页
    第二节 绿色的边庭第61-69页
        一、 植物的生长环境第61-65页
            植物的生理特征第61-62页
            温度和空气流动第62-63页
            光照第63-65页
        二、 植物的栽培第65-67页
            堆肥栽培第65-66页
            水栽培第66页
            半水栽培第66-67页
            树池第67页
        三、 照料和保养植物第67-69页
第五章 实例分析第69-79页
    实例一 湖南大学复临舍教学楼第69-74页
        一、 概况第69页
        二、 边庭在空间构成上的积极作用第69-73页
            建立与校园环境的有机联系第69-71页
            形成室内——室外的有层次过渡第71-72页
            与多个小中庭的配合构成更丰富的内部空间第72-73页
        小结第73-74页
    实例二 长沙亚大数码信息港第74-79页
        一、 概况第74页
        二、 平面布局——简洁的组合体型第74-75页
        三、 运用边庭的设计塑造生态化的空中景观庭园第75-77页
        四、 建筑形象——典雅的高私技意向第77-79页
结语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叠层橡胶支座基础隔震结构计算实用模型及工程应用
下一篇:钢筋混凝土箱梁横向受力性能的理论及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