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理论溯源及法理依据 | 第11-19页 |
第一节 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理论的溯源 | 第11-16页 |
一、德国的一般安全注意义务理论 | 第11-13页 |
二、法国的保安义务理论 | 第13页 |
三、日本法的安全关照义务 | 第13-14页 |
四、英美国家的注意义务理论 | 第14-15页 |
五、我国的理论研究及立法现状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第三人侵权时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的法理依据 | 第16-19页 |
一、获益理论 | 第16-17页 |
二、危险控制理论 | 第17页 |
三、合理信赖理论 | 第17-18页 |
四、实质平等原则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第三人侵权时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性质与主要内容 | 第19-25页 |
第一节 现有理论对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法律性质之定位 | 第19-21页 |
一、外国法的比较观察 | 第19-20页 |
二、我国学术界的不同学说 | 第20-21页 |
第二节 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法律性质之法律分析 | 第21-25页 |
一、合同法上的考量 | 第21-22页 |
二、侵权法上的考量 | 第22-23页 |
三、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宜定性为法定义务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第三人侵权时经营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 | 第25-32页 |
第一节 经营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构成要件 | 第25-26页 |
一、经营者违反了所承担的安全保障义务 | 第25页 |
二、消费者于经营场所内遭受了第三人的侵害 | 第25-26页 |
三、经营者不作为与消费者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第26页 |
四、经营者有过错 | 第26页 |
第二节 经营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归责原则与抗辩事由 | 第26-29页 |
一、归责原则 | 第26-28页 |
二、抗辩事由 | 第28-29页 |
第三节 经营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形式 | 第29-32页 |
一、补充责任及其局限性 | 第29-30页 |
二、不真正连带责任对补充责任的补正 | 第30-32页 |
第四章 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立法现状及若干建议 | 第32-35页 |
一、明确安全保障义务的主体范围 | 第32页 |
二、明确安全保障义务保护的法益范围不应当仅限于人身权益,还应当包括财产权益 | 第32-33页 |
三、安全保障义务人因未尽安全保障义务而使被保护人遭受第三人侵害的案件,义务人应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 | 第33页 |
四、在立法中确认安全保障义务 | 第33-34页 |
五、程序法方面,消费者起诉时应当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