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构造论文--路基论文

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4-21页
    1.1 论文选题来源及意义第14-16页
    1.2 CFG桩复合地基国内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CFG桩复合地基国外研究现状第18-20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0-21页
第2章 试验段地基工程地质特性研究第21-42页
    2.1 工程概况第21-22页
    2.2 地质环境条件第22页
    2.3 地层岩性特征第22-24页
    2.4 地质构造特征第24-27页
    2.5 水文地质特征第27-28页
    2.6 勘探及原位测试成果第28-32页
        2.6.1 地基土的压缩特性第28-29页
        2.6.2 地基承载力特性第29-32页
    2.7 本章小结第32-42页
第3章 CFG桩复合地基现场监测试验研究第42-80页
    3.1 现场监测试验简介第42-44页
    3.2 现场监测试验项目第44-45页
    3.3 监测方案第45-46页
    3.4 测试元件及安装情况第46-47页
    3.5 路基填筑及超载预压第47-49页
    3.7 网络化远程监控系统第49-51页
    3.8 CFG桩网复合地基试验结果分析第51-62页
        3.8.1 CFG桩桩顶和桩间土的沉降分析第51-54页
        3.8.2 CFG桩桩顶和桩间土剖面的沉降分析第54-56页
        3.8.3 桩间土沿深度方向的沉降分析第56-57页
        3.8.4 堆载预压作用下路基顶部的沉降分析第57-58页
        3.8.5 土工格栅的应力和应变分析第58-59页
        3.8.6 CFG桩身应变(轴力)分析第59-60页
        3.8.7 土体水平位移分析第60-61页
        3.8.8 桩网结构A区现场试验结果小结第61-62页
    3.9 CFG桩筏复合地基试验结果分析第62-73页
        3.9.1 CFG桩桩顶和桩间土的沉降分析第62-65页
        3.9.2 CFG桩桩顶和桩间土剖面的沉降分析第65页
        3.9.3 桩间土沿深度方向的沉降分析第65-66页
        3.9.4 堆载预压作用下路基顶部的沉降分析第66-67页
        3.9.5 钢筋混凝土筏板应力应变分析第67-69页
        3.9.6 CFG桩身应变(轴力)分析第69-70页
        3.9.7 土体水平位移分析第70页
        3.9.8 桩筏结构B、C、D区现场试验结果小结第70-73页
    3.10 桩网与桩筏结构CFG复合地基综合对比研究第73-78页
        3.10.1 桩顶和桩间土的沉降对比分析第73-75页
        3.10.2 加固区与下卧层的变形对比分析第75页
        3.10.3 土体水平位移的对比分析第75-76页
        3.10.4 桩土应力比与荷载分担比的对比分析第76页
        3.10.5 钢筋混凝土筏板应力应变对比分析第76-77页
        3.10.6 工程造价综合对比分析第77-78页
    3.11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4章 CFG桩复合地基基本理论与沉降计算第80-98页
    4.1 复合地基的定义及分类第80-81页
    4.2 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与工作条件第81-83页
        4.2.1 复合地基加固机理第81-82页
        4.2.2 复合地基的工作条件第82-83页
    4.3 CFG桩复合地基第83-85页
        4.3.1 CFG桩复合地基概述第83-84页
        4.3.2 CFG桩复合地基置换率与桩土应力比第84-85页
    4.4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研究第85-92页
        4.4.1 加固区压缩量计算方法第86-88页
        4.4.2 下卧层压缩量计算方法第88-92页
    4.5 实例沉降计算比较分析第92-97页
        4.5.1 按规范计算沉降第92-93页
        4.5.2 按等效实体法计算沉降第93页
        4.5.3 按M-B联合法计算沉降第93-97页
    4.6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第5章 CFG桩复合地基三维模拟研究第98-124页
    5.1 有限元程序PLAXIS简介第99-101页
    5.2 PLAXIS计算基本原理第101-103页
    5.3 建立PLAXIS模型与分步计算第103-111页
        5.3.1 模拟假设第103页
        5.3.2 参数选定第103-109页
        5.3.3 PLAXIS分步计算第109-111页
    5.4 CFG桩网复合地基变形规律分析第111-113页
        5.4.1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规律第111-113页
        5.4.2 CFG桩复合地基水平位移规律第113页
    5.5 CFG桩筏复合地基变形规律分析第113-117页
        5.5.1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规律第113-116页
        5.5.2 CFG桩复合地基水平位移规律第116-117页
    5.6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影响因素分析第117-121页
        5.6.1 桩长的影响第117-118页
        5.6.2 桩间距的影响第118-119页
        5.6.3 褥垫层的影响第119-121页
    5.7 天然地基与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对比研究第121-122页
    5.8 本章小结第122-124页
第6章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趋势的灰色预测第124-138页
    6.1 灰色系统基本概念第124-125页
    6.2 灰色系统预测理论第125-126页
    6.3 灰色模型建立第126-128页
    6.4 模型精度检验第128-129页
    6.5 预测模型程序的编制第129-133页
        6.5.1 MATLAB语言简介第129-131页
        6.5.2 预测模型程序的编制第131-133页
    6.6 地基沉降实例预测及分析第133-137页
    6.7 本章小结第137-138页
结论第138-140页
致谢第140-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4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第148-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于微捷联惯导系统的传递对准技术研究
下一篇:刑事诉讼平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