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与调适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1页
    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2 文献综述第8-11页
        1.2.1 国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特点第8页
        1.2.2 我国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特点第8-10页
        1.2.3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发展趋势第10-11页
第二章 教师职业倦怠理论第11-15页
    2.1 职业倦怠概念及理论依据第11-14页
    2.2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第14-15页
第三章 教师职业倦怠第15-20页
    3.1 教师职业倦怠及根源第15-16页
    3.2 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第16-17页
    3.3 教师职业倦怠的类型第17-18页
    3.4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第18-20页
第四章 我国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分析第20-32页
    4.1 我国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表现第20-21页
    4.2 我国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第21-25页
        4.2.1 赞誉与现实的矛盾第21-23页
        4.2.2 劳动价值与报酬的反差第23页
        4.2.3 理念先进与评价体系落后的矛盾第23-24页
        4.2.4 工作负担过重与承受能力的矛盾第24-25页
    4.3 影响我国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第25-32页
        4.3.1 职业因素第25-27页
        4.3.2 环境因素第27-28页
        4.3.3 个人因素第28-29页
        4.3.4 社会因素第29-30页
        4.3.5 其他因素第30-32页
第五章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调适对策第32-44页
    5.1 教师的自我调适第32-36页
        5.1.1 教师心理的自我调节第32-33页
        5.1.2 教师职业倦怠的伦理破解第33-34页
        5.1.3 学习水的智慧第34-36页
    5.2 克服倦怠的要素整合第36-44页
        5.2.1 树立对教师角色的合理期望第36-37页
        5.2.2 有效疏通教师的消极情绪第37-38页
        5.2.3 建立灵活多样的评价机制第38-39页
        5.2.4 尊重和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第39-40页
        5.2.5 学校文化氛围建设第40-41页
        5.2.6 教育行政为教育教学服务第41-42页
        5.2.7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第42页
        5.2.8 教育管理部门应把好教师甄选入口关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沟通形态对虚拟团队信任和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欧盟跨境破产管辖权案例研究